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孙春玉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下   作者:孙春玉
[导读]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小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对美术文化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从艺术层面落实对学生的想象力的教育,通过以教材为主要教学途径,结合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相关策略。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龙沙学校  孙春玉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小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对美术文化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从艺术层面落实对学生的想象力的教育,通过以教材为主要教学途径,结合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想象力
        美术是一门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类思想的学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大胆想象。尤其是针对小学生,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该借助美术教学,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发展和提高。
        1.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意义
        1.1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教育。而更应该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得课堂教育更加和谐。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想象力[1]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
        1.2帮助学生奠定美术基础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与人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对学生间想象力培养时,还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有着良好的思维及创新能力。而想象力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基础,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2.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策略
        2.1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多媒体教育已经被广泛使用到教育领域中。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使用多媒体教育,通过形象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想象力。针对美术教育很多学生的认知只是落在视觉上,对美术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很好的通过美术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含义。因此,利用多媒体教育,通过视频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加强对美术知识的分析和教材的讲解[2]。例如,在讲解“多彩的窗户”的是偶,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穿过具有什么特点和形状等,通过课前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集中精神。当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热情的时候,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教育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窗户。


这样学生对窗户的认知不再是局限在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这也对学生的想象力有着一定的激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做到加强引导,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验证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讲解,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学生的想象力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对生活的不断积累和社会现实激发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通过社会表象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而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让学生的想象力在实践教育中得到锻炼[3]。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社会实践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想象。例如,在教学“繁忙的大街”这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街上观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教育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能力。在完成参观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画面,通过融入自己的思想,利用想象力画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生活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将学生的想象力落到实处。
        2.3促进合作交流
        在美术教育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传统学习中,学生的思想都是单一封闭的,这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局限。而通过小组合作,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会更加丰富,通过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生的想法,可以有效让学生认识到个体的思维,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合作教学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通过讨论和互动方式,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放。思维活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大的影响。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采用以文化教育不同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通过构建开放式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十分重要。同时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的时候,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上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文婷.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8-139.
[2]边晓宁.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24-125.
[3]钟慧芳.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J].儿童绘本,2020(10):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