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傣族舞蹈课程中思政教育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0期   作者:李珊
[导读] 在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
        李珊
        (湘南学院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要:在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又有了新的教学要求。本文基于当代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到傣族舞课程中的困境,探索傣族舞蹈课程中思政教育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傣族舞课程教学全方面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傣族舞蹈;思政教育

引言
        社会变革致使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也因此而呈现出更多的特点。当代高校学生对于新事物具备天生的适应能力,其自身的价值取向也逐渐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学课程之中。因此,在傣族舞蹈课程中探索思政教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傣族舞蹈课程思政教育现实困境
1.1舞蹈课程建设的层面
        从当代高校傣族舞蹈教育课程建设层面来看,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研究支撑以及实践模板,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教学实施纲要以及符合高校傣族舞课程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学方式等。
1.2教师团队的层面
        很多高校傣族舞蹈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教学并不多,再加上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致力于学高校就业率的提升。还有一部分教师找到思政教育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并不高,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的引导深度也并不够。
1.3学生的层面
        对于学生而言,很多学生脱离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由于进入到大学生活之中脱离父母的管束,所以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并不重视。另外,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1]。

2.傣族舞蹈课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方法
2.1立足傣族舞蹈课程,挖掘“思政”元素
        教师需要将对“美”的领悟贯穿于傣族舞蹈全过程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基本的舞蹈技能之时,要为学生示范标准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三道弯”的三种体态造型与傣族人的生活地域、生活习惯有关。其舞姿造型上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在傣族舞蹈训练过程中,都是以“美”的标准来训练学生个人气质,同时将女性的体态之美以及男性的矫健的力量深刻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将傣族舞蹈文化知识与舞蹈技能相结合起来,学生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以及艺术之美,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将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周边的人,推动学生自身综合性发展。


2.2立足区域特色,逮住傣族知识融入课堂
        由于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天气常年湿热,因此傣族人民普遍不喜欢过于激烈的活动,所以大族舞蹈众多非常平缓且仪态十分安详,需要跳跃的动作也并不多。在傣族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傣族舞的由来向学生进行陈述,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傣族各类活动以及历史文化等,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同时明确自身的三观。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孔雀舞时,可以为学生介绍傣族的历史文化,傣族人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他们的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教师可以从兴趣入手,首先运用较为活泼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训练古城中还要避免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排列组合,克服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保持一种长期的新鲜感。教师利用傣族舞蹈中的诸多要素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吸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进行转化。另外,在傣族舞蹈训练过程中融入一些较为轻松的傣族舞蹈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加强动作的难度,树立起他们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2.3 “同课异构”,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舞蹈教师可以定期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同时开展“同课异构”课程教学活动,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可以采用的舞蹈教学素材。例如在傣族舞的教学过程之中,舞蹈教师可以将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对傣族舞蹈《月光下的风尾竹》进行编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创作,促使学生在有形以及无形之间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傣族的服饰以及当地的民族文化内容等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人文历史教师可以从傣族历史文化为学生进行授课,同时将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的思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将傣族舞蹈课程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傣族舞蹈的教学成效,学生在认识到傣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傣族舞蹈的热爱。将傣族舞蹈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针对大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教育。教师在为学生打好舞蹈基本功的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加强学生的心智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诸多难题,引导学生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将其传承下去[2]。
2.4开展多渠道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舞台演出的方式,这样在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惠民演出活动,一方面能够丰富基层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拉进当代大学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社会服务过程中得到了自我提升,也帮助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体验到社情民意。学生通过自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祖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驻地部队以及福利院慰问演出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做公益走进社会之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也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

结语
        教师结合傣族舞蹈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不断挖掘傣族舞蹈教育中所具备的思政因素,并将其与专业课程相互补充起来,为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学生掌握到傣族舞蹈技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承担起自身所应付的时代责任,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鲁芬霞.“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4):183-184.
[2]周佳.以舞蹈塑造高尚之魂——高校舞蹈思政改革模式[J].区域治理,2019(29):182-184.

作者简介:李珊(1982—),女,汉,湖南省长沙市人,研究生,单位:湘南学院, 讲师,邮编:423000,研究方向:舞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