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0期   作者:陈培娟
[导读] 思政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重要核心的高职院校教育重点,
        陈培娟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思政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重要核心的高职院校教育重点,不但培养拥有良好技术能力的人才,还需要加强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拥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方向,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面对生活、工作、发展能够更有效、更和谐地处理,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所具有的价值意蕴,来提出有效的实施路径,将课程思政更好的融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过程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但是俗话说“学做事之前、先要学做人”,在课程中增加思政教育是从亘古不变的道理。我国从1949年建国至今,时间并不长,并长期战斗在温饱一线,有很长一段时间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对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忽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我国的建设天平也逐渐向道德文化建设所倾斜,同时“创业容易守业难”也提醒着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基础来支撑“守业”这一社会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国近年来虽然提倡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流动较大,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育基地,教师的职业素质也参差不齐,并且高职院校教师时常承担多个教学任务,忙于课程教学而很少有功夫在课堂上花时间去给学生进行额外的思政教育。
        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力、资质、背景等条件大不相同,生源相对质量较差。同时教师结合教学过程有时候又缺乏良好的教学手段,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乏味的说教方式,不仅无法有效进行思政教育,甚至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最后,国家虽然大力提倡课程思政教育,但是大部分专业课程教材编撰过程中思政元素并不突出,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抽出较多的时间通过整理相关素材或案例,在课堂中呈现课程思政的内容。任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执行效果。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首先,对社会优秀人才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及出色的职业道德,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充分凸显了人才职业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也及时地推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指导纲要。通过健全完善课程思政内容,来保证高职院校的育人终极目的,并使人才培养达到育人、育才的有效统一。
        其次,“教书育人”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教书”内容,而大面积的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使得我国在近年来因为道德、审美、价值观念缺失导致的社会显现频发。因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生活的精髓,从而主动寻找生活、社会、人生的意义,实现正确的价值追求,已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内容。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挖掘课程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也有所区别,但是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思想道德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程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利用课程知识中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并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获得有效的思政教育。例如在医护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将其与护理对象的感受进行共鸣,在强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将医护共感的职业道德,有效地深入学生心中。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知识,通过发散思维,来进行思政教育拓展,让学生有效的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中,利用建筑结构,进行扩展,通过结合各种天灾人祸,将建筑结构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中的影响,通过多媒体型、光、色的直观展现,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结果。
2.情景化的思政教育
        情景化的思政教育能够更有效的深入学生心中,并通过与学生经验、情感的连接,是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思政教育这一抽象、隐形的教学内容。并在良好的情景化教学氛围中,降低学生的接受、参与难度,从而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通过情感、知识、思维的共鸣来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审美、道德思考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公德心,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例如在进行知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音频、影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故事中的情感、思想、辩证等内涵的理解,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在故事中掌握正确的情感,并以自身的知识、经验作对比,从而发展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辩证思维。并且在故事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元素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思维,培养其拥有正确的世界、社会、人生、价值观。
3.利用实例进行技能和思政教育的融合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课堂思政指导方针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实例的方式,将技能和思政教育的统一、融合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掌握课程内的知识技能,并进行思政内容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讲到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整个流程的完整性对建筑功能影响,并加上对建筑安全的教育理论,结合韩国商场坍塌的恶性事件,以及近年来我国业主、开发商无视建筑安全而造成的“豆腐渣工程”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建筑安全的有效理解,并通过良好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注意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同时,杜绝因为蝇头小利而放弃工匠伦理道德的思想。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良好的思政教育课程与教师的职业素质之间拥有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面临着师资力量流动性大甚至不足的情况,但高职院校不应该忽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成员的扩充来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让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并通过集中备课的方式,让新老师与有多年教学资历老师的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创造条件进行新时代教学思维、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不断地革新教学理念,使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能够的获得充分的发挥。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需要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政素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思政教育、考核,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来辅助教师获得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提升,从而让老师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高尚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情操。
        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完善校内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规划,通过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素养指导方针,来引导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好的价值导向,同时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有效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语: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重点。目前,我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育人的环境,需要院校、教师、学生共同提升课程思政的重视度,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课程知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的经验、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思政教育内涵。同时利用有效的实例教学,加深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统一。最后,通过高校院校不断强大教师工作队伍,合理安排工作量,为建立学生优良的思政教育创造条件,监督、引导教师在增强职业素质的同时,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达到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冷枝楠.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4):39-41
[2]张艳奇,徐梦菲,赵岩枫.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商情,2020,(27):201.
[3]陈灿雄,杨珍子.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及方法探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