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0期   作者:唐远富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唐远富
        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济宁市 272116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认识形成和道德法治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和法治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所以,要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必须对小学德育与法治教学形成高度重视,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力,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他们实现更全面、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路径
        引言
        为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教师必须关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形态、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等,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堂形式。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1积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基本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主导,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无法被激发出来,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因为感受不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他们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有效性肯定也不会有所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其能够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快速被调动起来,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家乡新变化》教学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这样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骄傲,从而使他们在未来发展中也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2.1注重课程资源的优化
        首先,注重教材知识的把握。《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仔细研讨教材,尤其是各章节的关系需注重融会贯通,社会教学、家庭教学、课堂教学三者需注重融合,使学生学会理解、应用知识。在教学前,教师需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包括寻找和课程相关的资料,找到生活中有关的例子;在教学时,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组或集体讨论、情景扮演,引导学生描述自身感受,在教学内容丰富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创造力。其次,注重课外资源的作用发挥。第一,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当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实际作用时,或者可以在生活当中得以验证,学生才能深刻体会知识中的深意,并实现个人行为的规范。第二,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与课内知识相比,课外知识通常更加丰富,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收集些政治新闻,或热点资讯,以报纸、网络信息的归类与搜集,并确定主题,共同学习。新形势下,教学并非有固定方法,教学不仅在课堂,教育空间还能拓展至课堂外,在社会上、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因此,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领会生活当中可见的教学资源,并依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并能够激活你的思考力。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就一定会去主动思考并探究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理,学习这件事也是一样的。

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爱动的时期,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动画片、小动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当中可以把它们当做教学素材,并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疲劳的时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一般会涉及到很多相关实例。比如,一些品德高尚的先进人物的故事,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以播放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我的好习惯”时,教师就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简短的动画片插入到微课上,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些相关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达到教学目的。
        3.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微课的优势就是既可以运用到课前,也可以运用到课后。不仅如此,微课还具有暂停、重复观看、逆转观看的功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运用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节日的生活习俗、以及由来,然后让学生制作一些节日贺卡,并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与互赠。在学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时,文章讲到了家乡的特产以及家乡的变化等,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让学生观看一些家乡的生活习俗以及旅游景点等,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利用微课,不断拓展、补充、延伸教学内容,将这些微视频放到微信群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并把道德与法治内容渗透在生活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4合理开展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效结合,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所以,为了能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合理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引起强烈的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进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完美的呈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生活化教学进展的更加顺利,教师可以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导入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与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对自身成长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中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这样也能够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使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并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学方式实施创新,从而促使小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
        [2]谢芳.不在说教重在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J].情感读本,2020(12).
        [3]邓时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优化策略探寻[J].教育艺术,2020(04).
        [4]台耀斌.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科普童话,2020(14).
        [5]高莉.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时代,2020(10).
        [6]赵永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