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明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广西百色533400
摘要:初中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阶段,也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际的重要阶段。理性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感性的道德知识的学习,所以应该重视初中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学习。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以后更深层次的道德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奠基作用,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适当的干预课堂上的讲解就显得很必要了,现在大多数学校也开设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初中课堂上,学生们对于一些知识不感兴趣及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等问题,所以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效性 途径
引言: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注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既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学习,注重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后的人格的发展,所以在初中课堂中也越发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注重学生对于德与法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因此提高初中课堂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的传输,不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知情意行是我们学习几个方面。“知”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情”注重的是学生对于事物的感受,对事物产生情感;“意”指的是学生的意志,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锻炼;“行”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选择注重学生哪方面的学习,所以不应该只是以知识为单一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由于道德与法治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教师们在教授的时候抓不到重点,所以这就跟往常的学科一样,注重知识的传授,以知识点的习得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但是殊不知,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体验性很强的学科,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习得,更应该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体验感受中知道应该学习的知识,从体验感受中产生共情,从而在认知上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地位的重要角色,引领者教学的方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能代替学生作为学习中主体的地位,在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来学习知识,学生的头脑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学生学习到知识后,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才会完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几乎是老师一直在讲,而学生在被动地听,学生一般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等,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建构地位,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主动建构后才能学到知识,所以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建构,而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和知识环境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就形成了教授与被动学习的循环教学模式里,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实践练习的机会。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引导影响的作用,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如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学生有三种学习动机,其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等内部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动力。但是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并没有很好的引导,总是以死气沉沉地讲授教学为主,所以学生很容易失去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所以想要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内部动机,就应该想方设法地、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或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乐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动机。
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注重体验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地践行道德与法治的准则和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为多维目标。相应地对应的多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现在大家普遍认可的教学的目标是三维度的,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那所对应的教学方法就还应该有情感体验法、实践练习法等方法。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其可以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晓之以情,从而可以达到以后在行为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目标。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尤其是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时,应该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可以用小组讨论或者分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与能力。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的《尊重他人》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以一段不尊重他人的视频导入,让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看了视频之后的感受,让学生们体会不尊重他人的感受,知道不被尊重是一件不对的事情。从而让学生知道在学习、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在学习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巩固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2.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多去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倾听学生在课堂中的声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设计课堂上下一定的功夫,只有在设计的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能够让学生多参与其中,学生才能够在课程中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要让学生与知识间发生互动,只有学生自己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中多提问学生、多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多发表意见,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练习、真正体验、真正思考,学生才会有所得,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有所进步。
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去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去。要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应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及时、具体的评价,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更不例外,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利用。在这种体验式课堂上,更要注重强化的作用了,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课堂上的强化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以后的日常表现,并给予适合的激励表扬。要注重这门课程学习的长久性及深远性,既对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又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能力的关键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持久并且深远的,而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设计好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时要体现出艺术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结.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0(96):99-100.
[2]裴华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浅谈[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86.
[3]康喜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4):35.
[4]姚建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