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会军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中学 721400
摘要:新形势下,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优秀的文化作品,视觉资源也日益丰富。美术教育改革对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教学形式也比传统美术教育更活跃、丰富。比如,在对外公开课上,教师可设计一些导入环节、实践环节。这些课程设计能营造非常热闹的课堂氛围,也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图像识别、美术呈现及美术创作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丰富的视频、图像及色彩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视觉形象的不足影响了人们对图像的识别能力,导致大量视觉信息的浪费。针对该问题,在学校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1整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每一个成熟的美术作品都融合了创作者的人生体会与艺术智慧,而这些隐性内涵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为了切实培养初中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初中美术教师要整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围绕具体的美术作品来补充文化资料,由此发散学生思维,使其全面探究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如在“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整理了国内外以劳动人民为创作原型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背景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由此引导学生展开美术欣赏。在本节课上,初中生就可以了解以劳动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的共性,懂得线条、色彩等美术因素对于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境况的重要性。由此,初中生就可以及时代入自己的劳动观点,根据自己的劳动体验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2组织丰富的美术评述活动
初中美术教师要积极组织美术评述活动,鼓励初中生自主阐述个人观点,使其平等参与课堂交流。由此,初中生就可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下形成良好的美术欣赏能力。就如在“校园艺术节”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以5人小组共同设计以校园艺术节为主题的请柬、道具、舞台布置方案,希望学生可以积极合作,共同完成本轮美术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可以积极展现自己的艺术观点,自主展开美工创作,整理一些关于校园艺术节的成功作品,对此进行点评与分析,潜移默化地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及时发散个人艺术思维,由此优化学生的艺术体会。待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笔者便组织美术作品展览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鉴赏各小组的集体智慧,进一步组织丰富的美术评述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生完成了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形成了基本的动手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在初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能更有效地保障美术教学的效果。
不同于视觉感受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充分感受视觉形象后,通过已有经验、知觉感受对视觉形象是否美、何处美加以判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美术是其中的学科之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生逐渐成熟的逻辑思维,为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对此,教师应在美术课堂上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有效开展美术教学,设立科学的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育手段,以提高美术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视觉文化时代提供帮助。
4教学手段生活化
首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美术生活化教学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将生活化的美术元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带动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例如,在《端午节》知识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制作课件,展示端午节风俗活动等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深入理解,为学生积累知识表象,为学生美术创意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使学生在绘画中想象知识表象进行艺术创作。其次,自制美术道具,在改变教师单一的美术教学方法中,通过自制美术道具,创新教师教学方法,借助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例如,教师立足于生活,根据美术课程知识,制作图片等教学道具,丰富美术教学形式。
4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好的艺术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适时引领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艺术学堂,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一方面教师要先做好铺垫工作,即可以以一些学生常见的事物为引导,如闽南民俗文化中的寺庙、浮雕等,逐步给学生展示更为深刻的作品的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受美,从而使其沉浸在艺术环境中。另一方面为保证给学生创设更好的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结合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在制定课堂内容时可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扩充,并在多媒体平台上以视频、音频和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以此促使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刻。如在“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一课教学时,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之美,并体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这一点上,闽南民俗文化中的动物浮雕给了课堂最好的素材。在上课前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设计课堂内容,并添加一些浮雕的解说视频和图片。在上课时教师可给学生播放,并从听觉和视觉上刺激学生。这时学生会有一种心神俱醉的感觉,非常容易进入艺术课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浮雕之美和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之美,这有利于学生美术境界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的绘画能力有多强,而是重在让学生学会赏析和评价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和提高其鉴赏水平。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以情促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美术基础入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美术作品以立体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出来,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高度审美意识的同时使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褚衍君.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开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6.
[2]吕前.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