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王凤莲
[导读]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自身常伴随着一些不良习惯,或是行为偏激,或是认知狭隘,在道德品行方面也可能存在不足,故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中要积极的加以引导,对孩子的品行、道德、性格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工作。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中心小学    王凤莲 541522

摘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自身常伴随着一些不良习惯,或是行为偏激,或是认知狭隘,在道德品行方面也可能存在不足,故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中要积极的加以引导,对孩子的品行、道德、性格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工作。本文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为主题,深入研究了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程务工,于是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处于常见的“隔代抚养”的成长环境中。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成长环境会对孩子的性格及认知态度形成影响,当身边的环境无法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时,孩子的内心就可能出现叛逆心理,在对待事情或问题时,会较为偏激,甚至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教师作为陪伴学生成长的人,更要对孩子的误区加以纠正,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出发,思考如何能够改变孩子的状态,并为之做出努力,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塑造。
        一、制定文明公约,约束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缺乏父母的照顾,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明显,学生的行为无拘无束,而家校未能达到联合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成长原因,寻求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改正不足。制度是形成约束的公尺,为使留守儿童能够更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时,教师可以秉持着民主的原则,向学生征求意见,学生并非对是非观的认知有误而多数是属于“明知故犯”,所以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时,学生亲口说出的行为,则更有助于约束学生日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提出,在数学课堂中要准备直尺、三角板等学习工具,要带课本上学,尊重老师,不能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等等。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不良行为制定出明确的班级文明公约,即一要在数学课中准备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和教材;二要遵守课堂纪律,尊重任课教师,不随意破坏班级的教学环境;三要谦虚好学,勇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和疑惑;四要与同学礼貌相处,不要在课堂上和同学发生争执,可以在课下寻求和谐的解决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补充,形成了新的班级文明公约,内容也更加全面,贴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够从具体的细节处加以规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1]。



        二、家校合作教育,重视引导教育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使许多孩子无人监管,而父母并未尽到自己的额教育职责,甚至认为读书并不重要只是让学生在学校中“混日子”,等到成年就外出打工。孩子在成长时期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在行为习惯方面就必然存在缺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期,而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既要在学校的教育中对学生保持良好的教育态度,家长在家庭的教育中也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避免教育工作出现一致性断裂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直接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对话的方式,研究教育的对策,尽管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但家中也有人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或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是孩子的其他亲属,教师可以和这些直接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人进行沟通,说明引导教育的利害,共建教育方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逐渐改变孩子的行为与性格。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遭受了情感暴力而变得孤僻,则教师可以与监护人说明孩子的成长需求,尽可能地让孩子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由家校共同合作建立起的完整性更强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2]。
        三、以爱为出发点,发挥榜样作用
        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见面,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很疏远,所以留守儿童的成长心态其实非常复杂。他们一方面渴望父母的陪伴,另一方面又难以和父母亲近,所以性格比较偏激,容易发生不当的行为。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时,应当注重在情感方面给予孩子感知,也就是说,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照顾,对孩子付出耐心和信心。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许多孩子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容易,有时教师讲了许多遍但学生仍未理解,而且表现出并不认真的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学生,而是用语言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即告诉学生无论能否克服困难,都要先在困难面前展示出认真对待的态度。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中,学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懂得行为处事的是非方向,教师逐渐的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学生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得到纠正。
结束语:关于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师不仅要从知识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帮助孩子认真学习知识,更要从性格、行为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引导。在素质教育时代中,农村教育条件虽然有限,但通过教师的努力也可以给留守儿童带来好的教育,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才能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为理想的教育目标而前进。
参考文献:
[1]田晓琴.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185.
[2]陆雪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03):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