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0期   作者:韦庆彬
[导读] 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在推动学生发展中起到了有
        韦庆彬
        横县马山镇中心学校山淳教学点 530303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在推动学生发展中起到了有效的导向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正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需将德育教育有效的融入教学工作中,并实行相应的激励策略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本文围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激励策略;必要性;问题
一、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
        根据实践证明,自律在推动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方面起到有效促进作用,而小学生因年龄较小,其自身还未养成良好的自律心理,在做任何事物时会按照自己内心想法来,该形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在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当将培养学生自律性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其能够充分掌握自律方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德育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小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教师需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用激励的方式来作为主要策略,使其能够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起到重要效用价值[1]。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小班主任”活动时,可将管理班级的重任交给学生,让学生担轮流当班主任,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任,这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另一层面上来看,学生还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班主任[2]。在轮流当完班主任后,可组织一次投票活动,让学生对此次班级管理表现最为优异的学生进行评选,哪位学生获得票数最高,教师就可以给予其相应奖励,让其担任一个星期的班主任,这其实也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轮流管理班级的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德育教育的体会,更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对于融洽学习氛围的构建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以心理特点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心理激励策略
        因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表现力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若教师还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所起到的效用价值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情况及发展需求,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确保激励策略在展开德育教育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触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的参与并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实现开展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3]。同时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当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对于一些胆小的学生,教师切勿存在急功近切的心理,需循序渐进的展开教育,让学生由浅至深逐渐深入,先感受到快乐后并充满兴趣时再逐渐增加难度系数,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同时要求其他学生一起为他们鼓掌加油,在通过多种方式的助力后,此部分学生能够在处处感受到温暖的同时,逐渐打开心扉融入班级大集体中。对于此类有着进步及转变的学生教师可以实施对应的激励策略,让这部分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其他起到引导作用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教育学家曾说过:“好的学生都是被夸出来的”,以此来看,激励策略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合理把握好“度”[4]。
三、加强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和现实的联系
        德育教育不只是单纯的依靠教学活动即可完成的,很多德育教育都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在此教师在实施激励策略时,应当时刻注意两者的关联性,考虑到其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及价值,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因小学生年龄较小,若从广面上的话,以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来言,很难抓住其中重要的点,在此教师可将学生身边的小事情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普遍性有正确的认识。

例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本身就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合作精神也是学生后期生活及学生生活所要具备的品质,因此教师可与将此作为开展激励策略的目标,首先教师可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一起组织策划一场主题家长会,然后给予每个小组相应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们自己探讨合适的时间、家长会的具体内容以及规划方案,最后每个小组可派遣一名学生概述下自己小组所讨论的成果,并以班级内投票的方式来选出方案最完善的小组,由该小组将方案进行全面落实,班级内其他成员可辅助家长会的顺利开展,通过该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理分工,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并会共同奔向相同的目标,以此来确保家长会能够有序开展,这种潜意识的激励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团结互助及集体精神的培养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更可以将德育教育落实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内涵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5]。
四、德育激励要适度合理,奖惩结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展开德育教育时,应当以奖励为主,惩罚只是作为辅助方式就可,因为小学生的好胜心加强,若采用严厉惩罚的方式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习兴趣,逐渐产生对立反应,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有奖有罚的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综合激励作用,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将小红花、星星、贴纸等作为主要奖励方式,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后即可换取相应的奖品,如笔记本、画笔等学习用品,该方式相比以往教学方式而言,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方式,更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具体的奖惩方式教师应当视情况而定,避免所得到的结果适得其反,如有的学生把公物毁坏了,教师要先了解事情的起因,再看学生有没有悔过心理,如果该名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并积极主动的给老师承认了错误,教师就可以先表扬学生的诚实,以适当的奖励手段来缓解学生的情绪,然后再针对公物商议后续事宜,让学生认识到破坏公物后所要承担的代价,通过该方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错在哪里,以后就会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在此教师需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做好合理的控制工作,以免激励过度导致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同理,也需及时带领学生找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到相应的提升措施,并告知学生人生道路上总会有磕磕绊绊,如何避免越过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6]。
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教育本就不是批量化的复刻,因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当遵循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规律,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制定合适的激励策略,确保其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用。班级内不仅有品德及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并不是不认真学,但是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在此教师应当对此类学生加强重视度,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与提高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需注意利用严格的标准来让教育的效果达到相应的理想化,以此来达到实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德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并采用相符的激励教学策略来培养其主观能动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品德,从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许向霞. 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落实民主思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模式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08.
[2]于丰源,薛建东,罗晓琴. 基于德育教育导向的课间操学生行为规范研究——以清林小学为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1):65-66+79.
[3]隆秀琼. 优化班级管理 实施道德教育——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54.
[4]叶玮芳,施晓晨. 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红色德育策略创新研究——以浙西南革命老区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4):23-25.
[5]马守荣. 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中高年级为例[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96-98.
[6]李桂香. 践行生活教育理论落实“五育并举”——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考察报告[J]. 福建陶研,2019(0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