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红歌的教育功能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钟文娟
[导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 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语文是给学生渗透红色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红歌感染力极强,从小学语文课程开始就渗透红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及自豪感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省惠阳淡水新桥小学      钟文娟     516211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 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语文是给学生渗透红色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红歌感染力极强,从小学语文课程开始就渗透红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及自豪感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运用红歌来探讨小学语文中红色教育的价值和有效的渗透策略。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叫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观。道德素质有什么关键作用呢?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对道德进行规范和引导。道德强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人的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尽力而为,和谐相处。道德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提出“德性是一国之本”,“德才兼备”。
        其次,把握道德素质的功能及作用。
        (1)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它必须是一个社会经济秩序运行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任何经济形式的形成和确立,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也不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例外。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速度与效率并重、持续高速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教授曾经说过,自由市场体系本身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的自由市场体系,不仅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而且需要有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的良好道德操守的人来运作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人们普遍自私,他们就不信任对方,不真诚合作,互相欺骗。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形式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诚实合作、遵守道德比互相欺骗更有利于自我发展。
        (2)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统一稳定,为市场经济  发展提供良好氛围。邓小平反复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指导作用、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他指出:“如果气氛恶化,经济成功的意义何在?另一方面,它会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如果它发展起来,就会形成一个腐败、盗窃和贿赂的世界。”市场经济是人创造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没有良好的道德素  质和规范的社会经济秩序,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作为“社会人”,我们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追求应该是  永无止境的,国家也应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尽快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再次,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充分开发有效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资源更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结合品德课和红色歌曲,充分  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成序列化和常态化。下面以“叶挺  纪念馆”为例,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走进学生生活目前,学校主要以灌输形式进行  德育教育,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人类一切真知始于课题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知,才能够实现认知的内化,促成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和谐发展。
        最后,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祖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教学中,就可以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红色文化,认识英雄楷模,播放红色歌曲,在课前可以先在班级分小组制定家乡名人采访计划,做到选准采访对象,部署采访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做好采访记录等等。再开展调查采访时,对于家乡的英雄,可以从他们的童年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等方面进行采访,在采访结束之后,要转写好调查报告, 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比如对于英雄叶挺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从他生前的同学亲人入手,叶挺如果能够活到现在,他才54岁,因此在学生周边的村子里,很多人是认识她,熟悉她的。要让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去挖掘英雄的点滴事迹,从而加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还要很好的,利用附近的叶挺纪念馆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瞻仰烈士的遗物,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深刻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实践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红色文化成为微型校本课程,自 1981 年我国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以来,思想品德教育改革,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学用书,使品德课教学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有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时,除了知道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和故事之外,对其他,尤其是对家乡的英雄人物一概不知,面对此种情况,开发适合的品德课教学校本教材就势在必行了。让红色文化成为学校德育主旋律小学品德教育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性格品质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基本道德观念形成  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不仅仅是通过品德课程来呈现的,他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更需要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比如,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几篇有关革命战争时期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红色经典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的课文,有反应国内革命时期的课文,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课文等等。这些红色经典在小学教材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比如,充分利用“叶挺纪念馆”这一独特资源,把它作为  本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做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每到清明节、入队日、六·一儿童节和国庆节等  节日,组织师生在此进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网上祭英烈活动  等,让师生们接受烈士那种“热爱祖国,从热爱身边的人开始; 热爱社会主义,从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习开始;做人  要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使全校师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用红歌将红色文化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先烈的缅怀,珍惜今日的生活,真正做一名怀揣着红色革命烈士情怀的后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兆祝.血脉记忆:一种融于本土文化的价值教育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