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环节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0期   作者:王安拓、张华
[导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发展”的核心素养
        王安拓、张华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253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发展”的核心素养,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留给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以新教材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把“怎么教”和“怎么育”有机结合为“新教育”,成为教学工作的“新常态”。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环节
        引言
        高中数学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前、课中、课外的各个环节都要纳入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设计中。
        一、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教学要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科必备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备课应转变为备素养、备能力、备发展的新“三备”。
        (一)“备素养”就是确定素养目标
        大纲教材的备课目标,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以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备课要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抓住数学本质,更重要的是明确教材重组体现了怎样的教育理念,要达成怎样的育人目标。备课过程中理清这些问题,才能准确提炼出核心内容所表达的核心素养。依据素养的水平层次设计教学活动,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备教材的重点在备素养。
        (二)“备能力”就是确定素养能力
        高考走过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现在的素养立意,引领数学教学向能力和素养的方向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变成了能力与素养的关系问题。数学能力是学生必备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落实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能力的过程。备课要继承“备学生”的优良传统,在全面掌握学情的前提下,重点掌握学生课前的现有能力,预设课中的发展能力,围绕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紧扣数学能力设计教学。一条主线几个主题,一个主题几个课时,一个课时几个重点,一个重点几种能力,一种能力几步落实等等。特别是在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怎样的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备课的难点。所以备学生的关键是备能力。
        (三)“备发展”就是促进素养发展
        新教材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于强调过程设计和情境创设,使数学课的备课变成了备课件,教学设计变成了统一的问题引领,教师为中心变成了课件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变成了问题为中心,损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课标,要求重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为建构知识和掌握技能服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备发展”要重视以单元为主题的整体设计,理清主题在主线中的地位,抓牢核心内容的核心素养,按照课程教学的“时间表”,设计学生发展的“路线图”,这样学科素养的发展才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由教师为中心的备教法,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备学法,再到提升核心素养的备发展,备课内容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二、课堂教学环节
        经过长期情境化教学的实践,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学硬件是一流的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出精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教学设计,没有完不成的教学过程。
        概念课教师、学生、多媒体紧紧围绕在概念周围,通过图形观察、数学抽象、动手实验、分析推导、运算验证、交流探讨多角度多方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习题课创设问题情境,师生运用分析、讲解、演算、训练等讲练结合的方法,达到熟练技能技巧、归纳方法规律、创新数学思维的目标。

数学的本质不变,数学的能力要求就不会变,课型也不会变。
        不论是“三新”课堂,还是高效课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课堂笔记被淡化、合作交流形式化、教师示范课件化等弊端。没有课堂笔记学生收获了什么?课堂交流到底有益于哪种核心素养?课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记”是“看”的结果,“算”是“探”的过程。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要变问题引领为素养引领、发展引领,消除原有教材和理念造成的弊端,规范数学学习习惯,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简简单单地学,实实在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环节
        教学设计中布置作业一环往往被轻视。课本习题是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又要最大限度减负增效。这就需要教师深挖习题的内涵,对作业进行分层精选,使其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认为课本习题是简单的,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来获得,这种理念会造成学生作业与课堂教学脱节,误导学生脱离课本,进入题海。
        作业批改是一节课的最后环节。判断对错打上等级是常见的做法,采用面批、自批、互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放松作业批改的要求,学生就会出现应付作业的现象。教师要站在落实素养、促进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作业。加强作业的检查力度,增加作业反馈的人数,追踪调查雷同作业,坚决杜绝抄袭作业,坚持规范潦草作业,及时讲评创新作业,重视训练技能的短作业,耐心指导创新思维的长作业。改变以次数做量化考核的弊端,突出以质量为优的评价方式,对难度大,方法多,运算巧的作业多记次数,把探究和创新引入作业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能力。
        四、课外辅导环节
        不论多么成功的课堂教学,多么简单的教学内容,多么整齐的数学水平,都需要教师再次走进学生。课外辅导要立足课本,落实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及时反馈作业信息,集中补救课堂疏漏。当面检查学习笔记和作业,督促纠错和反思,解答疑难问题。针对教情和学情,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留心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学生,肯定优点督促弱点指导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关注感、重视感,以此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辅导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教学中的得失,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课堂教学,会引发学生强烈的课堂期待,使教学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五、考试环节
        一说考试总让人们联想到应试教育,不论是全面发展目标,还是素质教育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考试是育人选人最公平的方法。教学过程重要,考试评价更重要。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考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注重能力和素养考查,教学环节中的考试,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学科素养的落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时间,落实备考工作。通过单元检测、限时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训练应试能力,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考什么、怎么考,以此来节约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带动复习进程。考后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对考点进行再次突破,甚至于对教学过程再度回顾,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养成反思纠错的习惯。教学给检测留时间,检测给学生理考点,考试给素养定方向。
        结束语
        综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颁布,将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具体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中来,引发教育教学新的变革。如何将新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重新反思课堂教学,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孙卓利.华夏教师.2019(29)
        [2]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王伯荣.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3]新课改视域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J].魏玺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