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刘祖春
[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以来,老师们对习作单元的教学一直困惑颇多。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大家普遍对单元缺少整体观照,课文还是一篇篇孤立地教,“交流平台”一读而过,“初试身手”等同于平时的练笔,教师只是给出等第评价一下,习作单元作文与普通单元作文指导没有区别,习作例文要么不教,要么如精读课文一样详详细细地教。

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   刘祖春  433100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以来,老师们对习作单元的教学一直困惑颇多。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大家普遍对单元缺少整体观照,课文还是一篇篇孤立地教,“交流平台”一读而过,“初试身手”等同于平时的练笔,教师只是给出等第评价一下,习作单元作文与普通单元作文指导没有区别,习作例文要么不教,要么如精读课文一样详详细细地教。基于此,以下对关于六年级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研究
        引言:当前的语文教材编写,无论哪个版本,都是以阅读为主线,识字、写字、习作基本出现在教材的助读系统、练习系统中,无怪乎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都在呼吁要编写专门的习作教材、识字写字教材。其实,从积极的方面看,教材这样编写能为教学研究、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性提供非常好的空间和可能。
        一、指明单元教学的目标
        1.重组单元板块对于本单元中的事物,学生了解较少。教师可事先安排学生观察一种事物并做记录,相关任务包括:与同学、家人进行讨论,优选各种素材并以实物、照片、电子文档等形式进行展示。针对《太阳》一文,讲解“大、热、远”时,教师可运用语言进行表述,并将相关图片和实物内容整合为一体。2.整合课外资源教师应及时记录整理相关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共性为主干对本单元文章进行整理,并适当增加课外相关文本内容,经过深度融合后让学生逐渐形成积累词、句的能力。
        二、以读写训练为基础的整合力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主要的训练方式就是读写结合。读是为了促进写,为写积淀下大量表达的方式与内容;写是为了更好地读,将语言文字吸收内化后再次外化。因此,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读与写必不可少。在教学时,教师要找到恰当的读写结合点,通过议一议、列一列、选一选、写一写等多种方式,提供写作支架,深化读写训练。如,教学完《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后,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构段方式写一写《忙碌的早晨》《闲不住的奶奶》。
        三、在单元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也是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察力需要学生用心发现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可以针对单元主题进行选材,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和想象,这既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绿》为例,这是一篇诗歌小散文,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笔下的绿和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并写一篇体会。


教师不要对写作内容和方式有具体要求,否则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但要要求学生的习作做到中心思想明确,语句通顺、优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单元拓展环节要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以学习《母鸡》《猫》《白鹅》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以描写动物为主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在讲解课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以什么方式介绍动物,如《猫》中,小猫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它乖的时候有什么表现,刚满月的小猫们是怎样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动物观察日记,如可以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时间、空间等)来写出动物的特征、习性等。教师在单元拓展中为学生提供关于想象和观察的练笔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四、以单元要素为核心的聚合力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意思写”。“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其实就是先质而后文,强调的是中心意思在阅读、交流、写作等活动中重要性。但只有“中心意思”是远远不够,还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表达方法将“中心意思”形象化、具体化。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指向明确。“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就是借助阅读来理解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思路与方法。基于此,教材安排的课后习题、文中旁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都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形成循序渐进的系统。它指向语文要素目标的落实与实现。而习作要求更是将单元语文要素具体化:有中心意思——“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有文章类别——“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有写作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有写作步骤——“拟个提纲”再写作,最后还有写作评价——“请同学读读……能不能体会到你写的中心意思”。这也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主旨所在——以表达为中心,让阅读基于表达、指向表达。
        结束语
        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单元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单元总结中积累词汇模仿写作、掌握单元主题写作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单元总结,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拓宽了他们的写作思路,还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敏.小学中段语文习作单元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兰羽生.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J].小学时代,2019(34):4-5.
[3]张乐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体系现状及建构策略[D].苏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