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周杨继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而革新教学方法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深入剖析物理教材、教学对象及实验教学情况,站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新思路,优化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使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更加高效。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周杨继 408317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而革新教学方法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深入剖析物理教材、教学对象及实验教学情况,站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新思路,优化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使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 初中 物理 实验教学
        引言: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还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现阶段,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问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兴趣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互相辅助,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像有的学生虽然动手能力弱,但是他知道如何去操作,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而有的学生却是动手能力极强,但是却理论知识却比较薄弱,教师可以将这部分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彼此之间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却也互相学习,共同提升了物理学习水平。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学生脾性来分组,像有的学生耐心很好,尽管一次实验失败了,但是非常有耐心也有韧性,而有些学生性子比较急,一两次实验失败了就是失去信心,这两种性格的学生在一起时,性格比较急的学生可以督促另一方加快实验节奏,节省实验实践;耐心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督促另一方坚持下去,总之在实验结束后,双方都是受益匪浅。
        二、以物理现象为线索,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
        以“气体的压强”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到实验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让班级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紧密联系的物理现象。比如,不同形状的塑料挂衣钩可以粘贴在光滑墙壁上;通过吸管可以喝到瓶中的饮料;悬空的塑料管里的水无法流出;在挤压的过程中,钢笔可以吸取瓶中的墨水。教师和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分析这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可以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随后,教师可以在讲解课题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生活化的实验演示,如让学生聆听、观看压瘪易拉罐的过程,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大气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其熟悉的生活化实验器材,如矿泉水瓶、硬纸片、玻璃杯、气球、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并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猜想,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巧用生活化实验器材验证现实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大小,从而在创新使用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深层次探究相关知识点,解释物理现象和揭示物理规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注重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
        让学生能够占据主导的学习地位,在平时的物理课程中,经常出现枯燥无味的教学课程,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需要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程度。首先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讨论中,通过头脑风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师生能够共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融洽关系很重要,因此,需要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其次,要有意识地创建物理教学实验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更好地启蒙学生提出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要提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提升物理实验的方法,给学生留下启发,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比如在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在凸透镜成像这一实验设计中,凸透镜成像是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原本的实验增添新的因素,比如用彩色的纸挡住凸透镜,它还能成像吗?成的像与没有挡住凸透镜的像是一样的吗?在这一实验中,教师利用问题对实验进行拓展,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实验的兴趣,同时对新的实验充满探究的欲望。通过不同实验的设计,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四、恰当利用多媒体
        在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拍摄家中煮饺子的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视频,鼓励学生思考饺子下沉和上浮的原因.这样的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物理教师需要更好地思考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让学生有自己发挥、操作的机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候兴元.在新课改下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530-1533.
[2]姚家泰.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研究[J].才智,2020(10):24.
[3]张艳.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5-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