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潘美玲
[导读]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与接触外界科学事物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太恰当,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其手段也未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导致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不甚乐观,出现了许多问题。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潘美玲 362200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与接触外界科学事物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太恰当,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其手段也未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导致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不甚乐观,出现了许多问题。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在自身的科学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梳理出了科学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教育体系对于小学科学的关注度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学科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开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提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讲解,未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只是照搬教材,将教材及其资料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很少会有意识地从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生活化的知识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生活与所学科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是死记硬背所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较差,很多时候难以理解较为抽象与枯燥的科学知识。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实验内容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实验的成败与教学的实验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功操作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学生对于科学兴趣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实验材料的设计不符合实际需要,在一些地区有些实验材料很难找到,没有材料实验自然也就做不成了。实验材料是科学课的必需品,对于一些找不到的实验材料的没能做到合理的改进和代替。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生活现象助力趣味课堂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科学趣味课堂,教师不能局限在课本中,而是要借助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主动获得科学知识,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和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素材,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观察、探索的习惯,以此来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记录下自己一天的饮食,在课上对班级学生吃过的食物调查、统计和分类,为食物营养的探究做好铺垫。接着为学生猜测自己吃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根据课本验证自己的猜想,获得食物营养相关的知识,了解到学生吃的食物中普遍有哪些营养成分。


再提问学生如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淀粉等,为学生介绍相关的实验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前统计的资料进行试探,认识到食物中包含了许多营养成分,但无法包含所有的营养成分,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科学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思想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质量
        科学其实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就是问题的出现,打破,再出现,再打破,在这个过程中为我们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另一个目的。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要把科学置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不要停留在教材中,课堂上。要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种探索、发现、获得,再探索,再发现,再获得的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老师才算是把学生真正地带进学习科学的模式,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科学,产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运用更多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还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些关于声音的内容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让学生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内容,有意识地去解决疑问,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或者途径。我们也可以带着“我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个问题,打开听觉,进行尝试,然后走进内容,找到答案。事实证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三)开展科学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将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足,无法在实践中进行有效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示范,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自己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协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小型实验,在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的记录中分析问题。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形成认知冲突,这也是促进其思维拓展的有效方式。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进行启发式引导,而非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权处理,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黄金时期,小学生正是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年龄,在科学技术与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才是重中之重,养成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更是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兵.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43.
[2]李维军.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0(03):24.
[3]吴文科.浅析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