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45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 刘洪娟
[导读] 基于学校提出的“X+45”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预习为前提,辅助课堂讲授的方式
        刘洪娟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五中学    北京    102488


 
        摘要:基于学校提出的“X+45”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预习为前提,辅助课堂讲授的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学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备课组提出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前提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小课题研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预习;反思
一、“X+45”概念解释
(一)概念解释       
        基于学校提出的“X+45”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理论学习,组织本组老师深入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和文章,力争对“X”加深理解。
        所谓“X”就是指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形成认知的基本动力,面对新的未知的知识领域,预习是认识知识的第一步。“45”则是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够利用的时间,真正的将预习即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和课堂教学的时间相结合使用,从而达到学习成果的最大化。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理论建构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的交互作用从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被广为传播,他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强调了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自己的主动性。但是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主体在参与学习中对一些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模糊感和陌生感,需要学习主体在类似的创造中掌握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学生放在被动的学习地位,而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他们个性比较浮躁,对于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淡,尤其是对未知的新领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少。为此,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预习的习惯,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X+45”课堂教学模式
(一)明确分工、单元备课,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内在的逻辑性。在备课组活动的初期,教师应对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将知识进行拆分和整合,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单元备课的形式,分工合作。
(二)加强预习方式的学习,让学生的预习更加快捷而有效。
        根据教材中知识的多样性,和不同课型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预习方式,目前的教学课堂的类型较多,如:巩固性预习;目的性预习;训练型预习等。
        1.巩固性预习,以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为主;
        2.目的性预习,俗话说“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预习应该带着目的性,没有目标而进行预习,都好比一艘没有船桨的船只,失去前进的方向,因此在设计预习时要能在预习中体现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
        3.训练性预习,数学是工具,工具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预习可以以训练题的形式给出,让学生预习之后进行仿作。
        例如,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教学的预习中,笔者就充分运用了训练性预习,因为有理数的运算和小学的运算相比,就多了一步符号的确定。因此,在设计时就充分的体现了所谓的“照猫画虎”,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多种形式的预习设计,可以让学生对预习不感到抵触,从而带动学生的预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后期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并通过提出问题,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关于预习单的使用
        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预习工作的有效运行,建立了数学预习单,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在预习之初,借助教师的指导,教会学生预习目的,预习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对应不同形式的预习,例如:关于第一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即是通过给学生提供预习单,帮助学生通过抄、仿、练达到预习的目的;而在第二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预习设计中,则应该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上;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指导教学。通过批改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
三、“X+45”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下,学生有些知识的学习借助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能够掌握,那课堂还能给学生点什么呢?其实,在推动预习之初,有些老师也感到很困惑:教师要讲的内容,学生都会了,那教师课上还讲如何讲课,部分教师担忧,课堂会变成对着预习单给学生处理练习,还是把会将学生已经会了的再重复一遍。预习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们的精细化备课,提高课堂的时效性、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进入课堂前大脑中的知识,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和突破。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除法课时,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基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但是预习并不意味着以后的课成为了练习课。因此,当引导学生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随后板书了这样一道题: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借助此题联系了小学学习的除数不能为0(为初二的分式学习做好铺垫),运用了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分析理解,如何确定m的取值范围(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确定做好铺垫,也培养了孩子的数形结合思想), 并把小于零的情况留给孩子课下讨论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孩子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在学生课前做好了预习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应该在精选例题和分层练习上做设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够有所收获,使9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使至少10%的学生能够有所提高,最大效率的提高课堂实效性!所以就要求老师课前要有预设,使一堂课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梯度、深度和广度,精讲精炼。
四、建立评价体系
        依托年级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师徒之间的“传帮带”,能在学习组内解决的问题,就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进行整理,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知道自己在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小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比如:师傅出题,徒弟挑战加分;小组间的较量加分等等,激发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五、总结
        针对目前提出的自主学习要求,提出了“X+45”的教学模式,“X+45”式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该改革将传统课堂中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明确了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组成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式,采用相辅相成的模块化教学。”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巧云.先学后导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7):106
        [2] 付建梅、张雪英、任国凤、荀燕琴. “自主学习+点授”式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J].2020(1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