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  李洪莉 王卫华
[导读] 课程基地,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课程目标

        李洪莉   王卫华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五中学    北京   102488


        摘要:课程基地,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来建构该课程的结构。课程基地,基地是载体。这里的“基地更主要强调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本文对初中英语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课程基地  初中英语   实践探索




         一、概念和主要特征
        课程基地:着眼于“课程”,立足于“学生”,体现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最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基地提供更加多元、更具个性、更多自主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专业支持,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环境对个体大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课程基地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提供更加多元、更具个性、更多自主的学习环境,它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教学目标,以达到更高效的获取知识、增进理解和提高技能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除了以上特征外,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基础性,英语课程基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为依托,兼具语言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2. 趣味性,指针对中小学师生的心理特点,提供多种多样注重提升学习兴趣的多媒体互助学习内容以及有趣的互助活动,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使得学习者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国内成功案例简述
        江苏省开展了课程基地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结合“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人”的思考,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初步构建了一个具有学术性、选择性、自主性的课程体系。二是技术的元素逐渐渗透到课程基地建设中,“技术改变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技术这一元素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三是拓宽了基地建设的渠道,对于基地的理解,可以从物理空间上来展开,不仅需要校内的“课程基地”,还应该有校外的“课程基地”。四是各校教育特色逐步彰显,课程基地的建设,就是要突破“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促进学校多样特色的发展。
        国内教育专家认为,理想中的课程基地,应该用“四大中心”来进行描述:        即课程研发中心、主题学习中心、实践体验中心和专业发展中心。课程基地的主产品是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另外两个产品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
         房山区良乡第五中学始建于2006年,是一所全员寄宿制初级中学,是房山区人民政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山区教育工程”所新建学校;现有学生1000余人,招生范围主要是房山区北部史家营乡、大安山乡、佛子庄乡、南窖乡、霞云岭乡五个偏远山区乡镇的学生,从建校初期的规范办学到第二个三年的和谐发展,再到2012年之后的文化立校创新发展,良五人始终坚持把“博雅文化”之根深深地植入这块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土壤,良五人始终如一的信念就是要培养山区的孩子走向北京、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博学、善思、尚德、雅行”日益成为良五人的价值取向,融入师生的观念与行为,“博雅”文化像种子一样一届又一届播撒在良五人的心田,支撑着良乡五中的可持续发展。建校十年来,我校英语教研组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合多套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开展了英语朗读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歌曲校园广播、英语百词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开设了《良乡五中英语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发展路径;学生英语成绩从开始建校之初的初三学生26个字母都写不全,到今天,学生英语成绩不断进步,得到了领导和山区人民的认可。
         成绩进步的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高分,学习英语靠死记硬背,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虽然笔试成绩优秀,但是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因为在生活中用不到英语,没有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没有解决生活和考试的差异。
        四、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基地校建设”是适应“深综改”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基于“供给侧”的结构调整,给不同特质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站在课程的思维研究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引领师生不断学习、研究、解决学科课程实践中的新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实验性、实践性、体验性、研究性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形成学生发展的优势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奠定基础。
         (一)三年总目标: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学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二)具体实施步骤
         1. 全校范围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我们开设英语橱窗,刊登学生创作的Posters,学生举行英语活动的照片、楼道张贴英语谚语摘抄等,让学生随时都能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利用住宿生优势,我们在学生晚饭时间,进行每周三次英语校园广播,由学生播放一些英语歌曲,播报一些简短的校内新闻、中西方文化知识、介绍学校英语之星等。鼓励学生读英语杂志,写作交流。
         2.激发2016级新生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图片等直观教学,并创设使用英语的真实情境(放系列的色拉英语的动画短片,学生跟读观看并配音模仿)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进行英语会话、表演。
         组织得最棒的是英语圣诞Party。抓住圣诞节这个契机,在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体验装饰圣诞树,放礼物,学生用英语介绍圣诞节。活动的宗旨是使更多的学生“想说英语,敢说英语,会说英语”。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唱就唱,不怕错误,更不怕被人笑话。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训练了口语,拥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激发了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说英语、促交流的热情。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方圣诞节的文化。
         3. 搜集整理资料
         我们利用寒暑假,全体英语老师查找、搜索资料,然后深钻教材、集体研讨,形成了备课组共同认可的教学设计,接着分工制作ppt或者flash,并将课件上传到学校网站中的英语教学中心,形成英语教学资源库。教研组同时将近几年参加过公开课的教师教案、课件等资料充实进教学资源库,方便大家共享。
        比利时著名教育家哈维尔·罗杰斯这样认为,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在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的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因为,“当我们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学生的才能,比如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而事实上,也只有在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也才会在反复的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我认为罗杰斯的这段话,则是对课程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最好表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