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 练素媚
[导读] 小学教育是展开德育教育的重要环境,是塑造学生德育品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
        练素媚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大洲小学,广东 惠州 516321
        摘要:小学教育是展开德育教育的重要环境,是塑造学生德育品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具备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应该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成分,使德育教育和管理更加有效。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为研究视角,浅要分析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通过观念更新对小学德育管理中如何有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前言: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也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扬,是形成学生道德品质及文化底蕴的重要教育战略。新课标要求也更加强调学生的德育教育,其四个方面的要求之一就是强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更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实现文化知识、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精神世界的良好影响。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1.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根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文明的良好体现。小学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境,是构建学生“仁、义、礼、智、信”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以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创建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固本清源,以人文教育展开德育管理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促使文化底蕴在学生内心的根植。
        2.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四个自信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奋发崛起的历程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潜在途径。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文化大融合的环境下也不会迷失方向。
        3.是德育管理及教育的内在要求
        德育教育的主要体现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在立德树人教育纵向延伸拓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树什么样的德、立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归纳这些答案的精髓,都是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找到明确的对应。传统文化里具备的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宇宙的敬畏、对万事万物的理解,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三观品质。
        如学习了儒家文化思想,它告诉我们要培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好学之人、要塑造“人不知而不愠”的豁达之人、要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人。又如学习佛教文化要让我们具备乐善好施的善良;道家文化要我们拥有有“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情怀[1]。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育管理及教育密切联系,能够丰富德育教学内涵,也是德育管理及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二、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分析
        1.深入挖掘德育管理中的传统文化要素
        在小学德育课中,要切实加强德育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生命力。通过上述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管理的价值可以发现,德育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内容和内涵存在一定的统一性和重叠性。

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老师要对德育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充分挖掘其中所具备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德育和传统文化双向的教育渗透。另一方面,在小学德育管理中,老师应该加入契合德育管理的传统文化,如名人典故、历史史实等,引入“头悬梁,锥刺股”、“玉不琢,不成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著名典故挖掘立志、修身、勤俭、爱国等传统道德素质内容[2],以先行者的实际践行来感染和引导学生,以思想意识的强化来促进德育管理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德育管理及教育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而课堂德育教学也主要集中在语文课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深挖教材中的德育成分和传统文化要素,如诗词、名言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能够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基于此,小学老师要对教学和德育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意识到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道德素质和精神品格培养的摇篮。另外,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对教材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展开深入理解。如《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更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情感,即不仅是在写草绵绵不尽的生命力,更是以草取喻,以草木之盛和强大的生命力来彰显友人惜别时绵绵不断的情谊。老师要借课文情感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质,使学生体会和领悟友谊的真谛,促进学生良好交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它也通过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融入为教育的深化和更新提供了可行途径。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借助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明、生动的姿态展示在学生眼前。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3],它在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美食和优秀诗词文化,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
        4.展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真正的教育一定要走出课堂之外,不应该局限于狭小的课堂上,以发展的眼光开展德育管理。因此,为了德育管理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大型户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对博物馆、文化馆等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参观,可以让那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来解说,在参观完成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通过以亲身实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
        书籍是记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及形式。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大量经典书籍的阅读,阅读书籍不仅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大量优质材料,更能将书籍中古人的精神品格传达给学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和人格素质。从另外角度上讲,正是通过书籍才得以让传统中国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应该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通过经典文化书籍的阅读和理解,提升德育管理的效果。如展开《三字经》、《道德经》、《红楼梦》等经典书籍的阅读,从文化知识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阅读书籍可采取以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阅读心得交流会、读后感写作展示等形式展开。
        结语:在以上阐述中看出,德育管理倡导的思想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好的体现。而传统文化的渗透赋予给小学德育管理的价值,也给予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开展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关新华.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科普童话,2020(02):152
        [2]郭玲.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0(25):80+82.
        [3]张海花.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9):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