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吴智广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成为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吴智广
        (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中心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4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成为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性格特点较为明显,且情绪表现十分极端,经常会发现学生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大打出手。同时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尚不健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若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加强德育教育关注度,就会导致学生思想观念逐渐偏离正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利用现代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意识。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理念;方法;实效性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都在发展阶段,并且这一阶段教学工作还会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涯带来影响。因此在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教育部门就提出了要加强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理念,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是在当前这一教学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若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制定教学计划,进而有效推动小学阶段德育教学工作现代化发展。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在当前这一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很多家庭为了保持生活质量,一般都会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这就导致爷爷奶奶会将全部的“爱”都给孩子,长此以往这种“关爱”就会成为“溺爱”。孩子也会随着这种溺爱的加重养成不良习惯,例如脾气十分暴躁且无法控制情绪,同时孩子还会表现得十分自我,很多事情不愿与他人倾诉,一旦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会立刻“大发雷霆”。这就导致孩子将这种不良习惯带入班级后,严重影响到了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1]。
        (二)教师方面
        其实在实际教学总结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得不耐烦,还有部分教师经常会将学生学习成绩当作关注焦点,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德育课程失去其存在意义。教师在授课时根本就没有关注学生思想观念是否得到了提升,并且教师也没有相对应的教学计划,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养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
        二、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逆反心理
        在当前这一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并且对于教师组织开展的任何活动都表现得十分抵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受外界环境影响,再加上教师刻板的教学引导方式,最终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还有很多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没有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起来,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隔阂,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二)个别学生有双重人格倾向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其性格变化较为极端,这就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无法深入开展。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在班级中表现得十分积极,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但是当学生离开班级后,就会表现得十分自私,如看到需要帮助的其他年级或班级的同学时,学生会视若无物一般地走开,有时还会在其他班级学生面前表现得十分自私,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生存在言行不一的表象
        随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设备,所以学生在生活中就会使用手机去玩游戏、看新闻,久而久之学生便学会了“侃侃而谈”。虽然学生口中经常会说出一些大道理,但是却与学生的表现不同,进而形成了这种言行不一的习惯。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对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如某名学生在走廊中与人追逐打闹甚至恶语相向,学生就会立刻上前阻止并说出大道理来开导同学,但是当这样的事情落到学生自己身上时,学生就会忘记所谓的大道理,甚至还会出手伤人。
        三、加强小学德育的策略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其实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在这阶段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想道德观念,同时学生还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行为习惯,所以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与效率。那么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传统德育教育观念仅针对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表达来开展教学工作,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德育教育计划[2]。
        (二)丰富德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际引导的方式去激励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方式改变成为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德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进行到《这些事我来做》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班级中明确分工的方式开展班级扫除活动,以保证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健全德育评价体系
        通过总结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文化课程的评价方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德育教育却并没有任何依据可循,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根据经验总结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优化处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现状设计现代化教学体系,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激励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德育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并了解自己,最终有效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观念意识。
        (四)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同时也无法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德育教育形式进行优化,以保证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治疗与效率[3]。例如,当教师进行到《生活离不开规则》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引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相应的生活情境,并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规则,同时让学生在规则设计过程中分析这些规则有什么优点,或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在引导过程中有效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现代化发展[4]。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得到重点关注,因为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所以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例如改变传统德育教学理念、结合社会现状优化德育教学方式等,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并成为社会所需的现代化人才,还可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效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终为学生未来人生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帆. 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 文渊:小学版, 2019, (1):119-119.
[2]楼英杰. 全面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措施和方法[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1):100-101.
[3]邵丽琴. 探究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 好家长, 2019(33):159-159.
[4] 陈志合. 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探究[J]. 家长, 2019, (31):P.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