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婷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三乡中学 516100
摘要:性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品质养成的有效载体之一,但目前仍然被很多学校排除在德育工作之外,学生无法从正面的途径得到正确的性道德教育,长此下去,必定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本文主要论述在学校德育品质养成中,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中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性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养成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接受良好道德品质、价值观和各项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开始对成长中的自己以及异性产生好奇,但是却没有正面的途径让他们去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
一、农村中学性道德教育匮乏的现状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农村家庭孩子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村父母素质较城里底下,为生活奔波,多数孩子或是属于放养状态,或是成为留守儿童,连基础的家庭教育都少,更何谈性道德教育。在随机选取了100位我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九年级学生的性生理知识是匮乏的,他们获得性知识的途径,80%通过网络、书刊杂志、同学朋友间的交流。学生感觉需要性教育的时候,学校和家长基本没有给他们普及有关的青春期性知识。农村中学生的性道德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堪忧。由于缺乏正确的性道德伦理作为导向,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由性带来的各种问题,都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也是导致农村未成年人怀孕、堕胎、生子的比例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未成年人对性教育的迫切需要和当今社会性道德教育匮乏之间的矛盾成为突出问题。
二、性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性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讲解青春期的生理知识,中学生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律等多方面的教育,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性道德教育。性道德教育是通过教育学生的性活动符合社会性道德规范,能够对自己的性行为节制、负责,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在学校的道德品质养成教育中,性道德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构建中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日,由于缺乏监管,网络充斥着各种不良的色情信息,中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也非常便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在这个阶段,如果学校或者家长没能给中学生们一个正面的引导,他们就会极易受影响建立起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让他们通过正规的途径获得正确的性科学知识很重要,但在教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必须贯穿性道德教育。如果学生只单方面学习性生理知识,在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后,可能会产生想要去尝试的想法,这就必须以道德规范去约束,否则会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偏差。此处引用吴阶平教授的一番话来论述:“性知识教育可以指导青少年保持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性道德教育则能够帮助青少年顺利完弄成青春期转折过程中建立起的高尚情操;在性观念上的自尊、自重、自爱教育,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1]。”青春期性道德教育不仅是帮助中学生渡过这一人生中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也积极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性道德教育实施策略
农村中学生性道德教育严重缺失,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性道德教育。
1、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转变家长和教师的性道德教育理念
中国社会受封建主义性禁锢的影响,性是一个禁忌的话题,是羞耻的、肮脏的、不能被提起的。大多数人对性道德教育还是存在不正确的认知,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讲授,长大就自然会懂。想要性教育能顺利落实,家长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自己在性教育方面的错误观念,摒弃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面对渴望了解性知识的未成年人,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对性知识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讲授和探讨有关的性知识,打破神秘感,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也有一些家长无法
2、学校应该设立完善的性道德教育课程
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由于其父母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并且很多父母都外出工作,把性教育这份工作托付给学生父母,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意味着,农村学校就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个重任。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把性道德教育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培训好专业性教育课程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性道德教育主题班会,采用讨论会的模式,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在与同伴观点的交流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实现道德品质及规范的内化。其次,学校也可以给家长上一堂性道德教育课,让家长了解中学生学习性道德教育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消除家长心中的疑虑,并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学校教育并非当代中学生获得相关性知识唯一正面途径,家校共育才能真正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道德品质优良,行为习惯端正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淑芳. 中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 教育硕士论文.中国知网,2004.
[2]董世明 任蕊. 中学生性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3]易友新. 论中学生性教育. 教育硕士论文. 中国知网,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