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傅丽花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傅丽花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核心素养”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掌握语文课程中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通过素质教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概述
        在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围绕全面培养为原则,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显我国的人文底蕴及科学精神,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在文化创新方面也能进一步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实践方式相互结合,达到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是当前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各类学科学习中,小学是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新课标下语文课程应当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和培养,将语文素养当作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1]。语文素养是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之一,多强调语文能力水平,这种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能力的体现,而是要求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素养的提出也是全面发展的概念,旨在将知识、技能与态度相互融合。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应当进一步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基于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应当参考新课标的要求,坚持将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同时将核心素养进行分类划分,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使其符合自主发展的要求,具备独立思考的技能,完成小学新课改的最终目标[2]。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课程总目标基本技能的培养
        1.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识字写字是小学生应当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而良好的独立识字和写字能力,能够为后续的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各类工具书,如字典,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也能自主学习。在识字初级阶段,应当遵循多认字、少写字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认读和拼读水平,不仅可以正确认清字形,还能发音标准,掌握基础汉字的常规涵义。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课程中,可以在《坐井观天》这一课,要求学生掌握十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上课前,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坚持预习,通过自主学习来圈出生字,并且利用字典等文字工具来找出生字的读音、意义、笔画数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句子含义、修辞用法、标点符号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加强书写技巧指导的重视。
        2.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个体的智力发展与阅读能力水平的高低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拓宽知识面,除了学习课程规定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外,还应告知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性。知识储备不可一日而成,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扩大,学生的识字写字、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词汇的累计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组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发挥其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习并理解课本文章中的表达方法,掌握精读、略读的技巧,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并且坚持整理读书笔记,勇于提出对文章的看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和语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


        3.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核心素养的综合部分,而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应当引导学生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其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技巧[3]。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最基本的能力在于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以及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进行学习或批改,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写作方式,同时也能达到拓展学生写作素材储备量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除了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以外,还应加强对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口语交际是人们日常必备的重要技能,而口语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口语交际能力中,旨在强调个人的观点表述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要求交际过程中应当尊重他人的表达。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交流,在情境设置中多运用多样化内容,丰富其交际形式,提高学生口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提升。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预设情境,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该商量、讨论,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在实践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予以评价和指导方案,进一步改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多观察自身家乡的景色、人文文化、乡土风情等,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讲述自己家乡的特点、特色,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基于经验想象独立思维培养
        1.不同文体教学形式的培养
        文体教学形式的培养,主要是指小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也是思维模式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古诗、叙事文、说明文、童话故事等文体形式更为常见。在叙事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叙事方式、描写手法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思维范畴;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应当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强调思维逻辑的构建,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对童话的想象,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
        2.不同思维模式的培养
        由于个体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的思维模式也是不同的,但思维模式的形成应当遵循个人的个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从而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4]。在小学根据学龄会划分为低年级、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一般来说较为简单,更多地是对周围行为和事物的模仿、学习,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限,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词汇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问,鼓励学生勤于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阶段指向性的突出体现,其培养路径包括课程总目标基本技能的培养、基于经验想象独立思维培养[5]。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按照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发挥其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8):77-80.
[2]王鑫霖.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88.
[3]于同政.聚焦课堂实效,关注核心素养——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优质课堂[J].才智,2019(18):202.
[4]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5]宋珊.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