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叶崇崇
[导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少先队员所处的整体学龄时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重要的成长时期,

        叶崇崇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第三小学  325604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少先队员所处的整体学龄时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是一个心理塑造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具体的少先队活动合理地整合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健康地成长。本文针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少先队活动中进行初步研究,对目前少先队员的整体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为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地融入到少先队活动中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健康;少先队员;整合;探究
        前言: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们今后在少先队工作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个方向 [1]。
        一、了解当前时期下少先队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指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要想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们首先要掌握少先队员心理的健康状况,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个评估。
        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沟通、谈心等方式与少先队员进行交流,对少先队员的整体心理状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摸底排查,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少先队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品行障碍、被虐待、孤独、网络成瘾以及留守儿童教养失范、分离焦虑等等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阶段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少先队员心理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二、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储备
        谈到教育,永远都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
        所以,必须对辅导员进行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学校可以定期为辅导员开设培训班,帮助他们累积自己的心理学知识。除此之外,辅导员自身也应当研读心理学书籍,认真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储备,以适应教育教学所需。这样,辅导员比较容易理解队员的思想行为,能在个别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如:帮助队员恢复自信心,走出社交恐惧的阴影,用行为疗法帮助队员戒网瘾等。
        辅导员可以到其他院校进行观摩和学习,了解更多心理辅导方式和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帮助队员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2]。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具体的少先队活动的策略
        (一)借助校内少先队活动,创造开展教育的条件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少先队,在开展教育活动上有着它特殊的作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学生在队活动中可以感受各种心理体验,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身心健康发展。


        少先队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文艺汇演、学雷锋献爱心活动、艺术大赛、朗诵比赛等等活动。以“慈善一日捐”活动为例,让队员通过观看影片了解贫困孩子生活状况,写一写募捐倡议书,开展捐款活动,促进少先队员同理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队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活动的特点,将体验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其中,让他们意志品质更加健全,个性品质日趋完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所需。
        (二)开展主题队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日常活动中基本的活动,队会的召开是十分常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队会中去。比如:在召开队会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集思广益,为少先队活动提供优良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集体意识,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辅导员可以在队会中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合进去,比如通过勤俭节约的主题队会,队员会懂得节约是美德,引导队员不攀比、不浪费,促进队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通过感恩主题队会,使队员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过去和现在,感恩身边的人,对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很大裨益,心存感恩将来回报社会。通过垃圾分类、反邪教主题队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明辨是非,有强烈的公民意识,为共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共同努力。
        队员在队会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懂得爱与责任[3],促进队员身心健康发展。
        (三)创建心理咨询站,提供辅导帮助
        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心理咨询室的配备及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配备。学校需要高质量地建设一个心灵交流的温馨空间,全体师生了解心理知识,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对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及时认清自己的情绪且能做到自我管理情绪,自我疏导情绪。及时帮助少数有情绪困扰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走出心理困境。
        学校可以组织取得心理学证书的辅导员创建心理咨询站,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队员解决心理问题。同时采用团体和个别的形式,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过匿名信、QQ以及微信等方式来进行交谈,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建议。
        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设立心理咨询窗口,可以用匿名咨询的方式,帮助遇到心理问题的少先队员走出心理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制定长期预防和干预方案。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应当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活动对社会而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对个人而言是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的机会。在具体的少先队员的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是社会实践活动。
        队员的心理健康存在多维需求,社会实践活动能为他们提供真实了解社会、释放心情、磨炼品质、锻炼毅力等学校里难得的机会,有效塑造了他们的健康心理。少先队员通常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能够承担起一小部分社会责任的活动。比如:开展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的实践活动以及集体一起劳动等,辅导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让他们能够在关心他人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心理舒缓,提升心理素质,能逐渐朝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少先队员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起健康的心理防线,提升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促进少先队员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富平. 心理健康教育与少先队工作整合的实践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45(34):56-57.
[2]孔尧. 刍议让心理健康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相得益彰[J]. 时代教育, 2015, 1000(022):262-262.
[3]孙伟良. 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初探[C]//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 2018,78(76):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