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题图“”优势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 孔雪峰
[导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主题图”越来越多地被教师认可并使用。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
       孔雪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小学   213177
        新课程实施以来,“主题图”越来越多地被教师认可并使用。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有的老师忽视淡化了“主题图”的承载功能;也有老师随意更换“主题图”,曲解了主题图的编写意图;还有老师机械使用“主题图”,仅把“主题题”作为引入新知的敲门砖。如何让“主题图”发挥应用作用,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呢?
        一、理解主题的内涵——解决问题的基础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挖掘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苏教版第三册“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教材中呈现了这样的一幅主题图:两只猴都采了14个桃,都是分别放在两个篮子里的,一个篮子放了10个,另一个篮子放了4个。教材呈现具有童话色彩的猴子摘桃图,学生是非常感兴趣了,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可以利用这一主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尝试用已学过的加法和乘法去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14×2的笔算方法。
        二、创设主题的情景——解决问题的前提
        1.让“主题图”故事化。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在教学“6、7减几”时,教师创设了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在田野里寻找食物,突然它发现了一片玉米地,可开心了。于是它掰了7个玉米,装进袋子里就急忙往家跑。一边跑一边跳,到家打开袋子一看,咦!怎么只剩下一个玉米了?”听到这个的故事后学生顿生疑惑,兴趣浓厚,很自然地就把学习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间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2.让“主题图”动态化。 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在教学中,根据情况我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如苏教版第三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我把主题图分步动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从“搬下5箱够不够?”“搬下9箱够不够?”到“搬下10箱够不够?”以及最后的“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等,既有内容上的连续发展,又有思维上的层层递进。在解决“搬下5箱够不够?一搬下9箱够不够?”的问题时巧妙地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从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切入,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灵感,也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
        3.让“主题图”现实化
        模拟指学生身临教师创设的虚拟活动情景中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实践活动《小小商店》可依据主题图提供的情节,在教室里先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购买喜欢的物品,结合学生所买物品灵活处理与重组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每个小组也开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进行模拟演练。学生在回答钱不够怎么办时,思维踊跃,能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三、开展主题的活动——解决问题的核心
        1.观察想象
        在苏教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题图和情境图贯穿了整册教材,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图中学会观察,学会想象。主题图里面包含诸多数学信息,这就要求学生要从图中去发现这些信息,为自己所用。

例如,在苏教版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时,让学生把主题图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观察,找出其中存在的数学信息,学生经过观察以后得出了:小英摆11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多摆3个,小平比小英少摆3个。学生在找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初步整理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应用生活经验进行解读的过程。实现生活问题向数学的问题的转化。
        2.类比分析
        一幅主题图或情境图的出示隐藏着许多信息,学生在观察以后就能找到这些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有的是有着逻辑联系的,有些信息对解决问题是无用的,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类比分析。去掉无关的信息。如,苏教版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在观察想象找到了一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初步处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提出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是经过了一个类比分析的过程:我的问题的提出是根据哪几个数据提出的?我要用到哪些数据?哪些用不到?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早已了然于胸,这样的问题针对性加强了,准确率高了。这对于学生说是至关重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操作体验
        皮亚杰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在教学中把看得见,但摸不着的“主题图”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操作中获得概念,发现规律,检验结论。
        如,苏教版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一课,学生在观察想象、类比分析后已能列出算式并解答,但学生对于“这样列式对不对?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还存在疑惑,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疑惑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数一数,在操作中验证。这样的操作活动是置于富有挑战性问题“请你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背景之下,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直观形象的操作也自然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个抓手,成为学生自身需求引发下的自觉行为。
        四、开发主题的资源——解决问题的保障
1.串一串,使主题情境更加生动
        针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实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将主题图扩充、串联,补一些人名、地名、活动名称等,使主题图中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苏教版第一册“统计”的教学中,根据教材主题图中的素材,以“大象过生日”为线,将其串联:“迎客人”、“送礼物”、“吃水果”。环环相扣,趣味横生,孩子们整堂课都沉浸在给大象过生日的欢乐情境中。
        2.编一编,使主题内容更利于探索
        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同时兼顾儿童情趣、现实意义与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于一体。教学中对主题图的使用,根据学生的特点要进行合理的改编。创设性使用主题图,充分挖掘其功能,使主题图的内容更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将教材中想想做做的第3题的主题图进行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可以用数“1”来表示,然后依次出现第二条和第三条,请学生估计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猜测与验证培养学生的估计和类推分析能力。这样的课堂思维活跃,充满灵性。
        3.改一改,使素材更贴近现实
        解决教材有三种境界:一是理解教材,二是挖掘教材,三是活用教材。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主题图,在充分钻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其功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更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苏教版第三册“5的乘法口诀”主题图所呈现的“小朋友坐船图”,图中共有5只船,每只船坐5人。并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完成表格,并探索口诀。但仔细思考这样的素材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这样集体出游的情形是很难见。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坐船图”改成“手指图”,一来学生对于手是熟悉且感兴趣,同时也利于探索,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用自己手可以来创造编写口诀。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