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曾灿基
[导读] 学生的学习成长在小学阶段是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当中

        曾灿基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怀德小学 523900
        摘要:学生的学习成长在小学阶段是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除教授学生学科知识以外,还应当关注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以辅助学生得以在此阶段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得以全面且健康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小学阶段;养成教育;小学教育
        引言:
        纵观时下的养成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的教育问题,其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与思想观念的树立等具有不理影响。因而教师在进行这一教育的开展落实过程当中,则当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以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培养下,亦能够受到家长的有效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高效成长。
        一、关于目前养成教育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因而无论是在农村或是城市之中的学生,其都受“万宠于一身”,导致在生活行为、学习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并非较好的习惯,且多数学生存在着较差的独立能力。同时,受家长的过分溺爱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使得在价值观念与个性的形成上亦是具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当其与他人发生争执时,即便是自身原因,但仍毫无知错的意识,而是理所当然的指责他人等等。此外,在学习方面,亦是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因而教师在小学阶段进行养成教育的组织实践时,则应当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素养,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力,从而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使得其得以在教师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二、养成教育的策略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
        环境虽不能作为直接教育的方式,但其在影响效果上亦不可小觑。浓郁的环境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意识以及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尤其长期所处的环境,更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在开展养成教育的首要前提,则是当以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使得学生得以在这一环境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习惯。在环境的构建过程当中,学校可发挥其影响力,组织教师将各自所带领的班级加以改造,通过有效的布置营造浓郁的小学生教育氛围。在此过程当中,则可将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化标语展示其中,比如座右铭、班级口号、班规班训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空白墙面设计个性化的版面,如班级风采、评比栏、作品集等等以展示其中,从而使得学生得以在此环境的熏陶下,提高其品格习惯的养成[1]。
        (二)设立制度,提高效率
        为提高教师的有效教育管理,仅凭借教师的口号则是远远不够的,在管理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以软硬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管理,如此才能够使得教育管理效果得以有效落实[2]。与此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而在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约束上则相对较为欠缺,加之班级中学生人数并非屈指可数,如此一来,教师在教育管理时则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则可针对于自身所带的班级设立相应的制度以及班规等内容,以完成的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习惯。此外,在班规制度的设立过程当中,教师亦可遵循现代化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意志,使得学生亦能够参与到班规制度的构建方面,以使得学生自立班规自行遵守,如此也有助于教师的有效管理教育。
        (三)树立榜样,影响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过程当中,亦是以模仿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以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而在此阶段当中,家长与教师都是小学生所模仿的主要对象。作为教师而言,则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教师的模范楷模作用,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使得学生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师的影响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乃至校园生活当中,教师都应当严于律己,关注于自身的一言一行,以作为优秀的楷模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过程当中,教师亦需要学会利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的行为优良时,教师则可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以发挥榜样的作用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3]。
        (四)仁爱民主,科学教育
        在世界名著中则有一本书,名为《爱的教育》。于教育而言,“爱”的教育是以最高效率的教育形式,是以纠正学生不良习惯、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以教育为题材的高分电影中,其共同之处都是教师以爱的教育方式感化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指向。由此可见,教育中“爱”的价值与力量是极大的。因而在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亦应当将“爱”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教育管理,以民主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得以在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下健康成长,并形成较好的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等等。例如,在班级管理当中,教师可由学生毛遂自荐、投票选举的方式选拔班干部;在选择同桌时依据学生的意愿酌情考虑等等。
        (五)家校合力,推动实施
        教育并非教师一人的责任。尤其在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当中,则需要家长的有效配合才能够有效落实养成教育的促进。同时,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效果,尤其在心理层面。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为使得养成教育得以有效的推动并实施,则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观念,并引导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方法,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对于现实情况下所存在的问题,更多是以来自于家庭,因而作为家长,亦是应当转变其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减少对学生的溺爱与过度保护,以辅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六)贯穿课堂,全面培养
        作为班主任而言,即便是养成教育仍有疏忽的阶段,同时班主任的教育亦仅仅作用于课余以及班会教育之中,而学生的全面培养则应当落实于教学整体当中。因此,班主任应当结合各个学科教师,以培养其将养成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使得学生的习惯得以全面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良好习惯。在课堂的渗透教育当中,将德育等道德品质价值观进行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此期间更加有效的形成优良品格。于科目教师而言,行为品格以及学生思想意识同样渗透于教材课本当中,教师则可深挖教学材料,丰富课堂形式,进而将其有效地渗透教育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当中,以全面促进学生习惯以及品格的养成。
        (七)丰富活动,优化教育
        在这一教育阶段当中,学生习惯与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熏陶教育,进而促使学生得以有效的形成优良品格以及习惯与意识等。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亦可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以加强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教师可让优秀学生分享其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比如其记笔记的方式是怎样的,如何高效的记忆知识内容等等;再如,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制作错题集、资料集、绘本集等等,以制作精美集册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在品格的培养教育上,可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如义务工、体验生活等等。从而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学习成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以全面、科学的方式展开教育培养,结合当下课程的教学,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下,以加强对于学生习惯的有效培养,促使其形成健全人格。此外,在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上,亦不可半途而废,当坚持教育以提高有效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于鑫.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9, 000(009):67-68.
[2]王辉.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4, 000(010):102-102,103.
[3]连红艳, 程向英. 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生养成教育[J]. 吉林教育, 2015(7):115-115.
[4]张变玲.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及策略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14期):100-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