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小学生主体参与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 王晓磊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今社会的快速化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许多的改变
        王晓磊  
        集安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吉林   集安 134299

        摘要:随着我国现今社会的快速化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许多的改变,在现代化教育中不能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更多的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在社会发展中将每一个人的价值发挥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社会。这也就要求教学课堂能够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观察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吸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开放性”课堂;小学数学;主体参与
前言:

        对于学生来讲,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不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似,教师灵活传授学生知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开展的主体,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开放性”教学展开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关注基础知识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现象就是普遍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很多的家长与教师会有一种传统的想法,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学习,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好的理论基础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减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但是只是一味的注重基础知识学习,会忽视很多学习中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来讲这并不是正确的方法。
(二)忽视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与获取
        很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是追求题目的准确性,会不断的选择刷题,其认为只有准确率提升也就掌握了知识点,但是准确率的提升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会让学生过于盲目,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探究与获取的过程。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一个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了解知识点的研究与获取过程。只有清楚的了解到该过程,才能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并将其应用在题目中开展实践,不管题目再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都能够准确的做出。
(三)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
        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就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好的吸收者角色,对教师给出的所有知识点都全部接受,严重的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参与程度比较低,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差,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就导致学生最终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
(四)作业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为学生布置许多的课后练习题,一般情况下题目都是相近且枯燥的,学生会比较容易出现倦怠的心理,所以作业布置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都是书面形式的作业,缺乏创新性,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减弱,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
二、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措施
(一)从现实生活实例着手
        数学学习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分了数学的知识,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化发展,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不能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研究,社会更新换代的速度过快,书本上的知识点并没有时代更新的速度快,所以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好的使用。所以,当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一些生活中熟悉的案例引进到数学知识点学习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赋予现实意义,在丰富知识点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注意,长久以往就会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教师在教学生加减法的计算时,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出购买东西的场景,组织学生将带有价格的物品进行售卖与购买,并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收钱与找钱,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逐渐的熟悉加减法的相关运算法则,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可以在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在班级中教师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出对于数学知识点学习的动力与激情。
(二)适当改进教学内容
        在现今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包含最多的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好理解,并且书本中例举出的例题,学生很多都没有接触过,固然无法理解课本中的词汇描述,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小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所以思考问题就变的更加困难。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所具有的特性,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开放性的习题展现出来,让学生加强对自己大脑的运用,将自己的解决方案阐述出来。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以加强对问题的思考,继而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逐渐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农民伯伯家中有一个100平方米的土地,用来种植萝卜,现在要求每一行种植的萝卜间隔为0.5米,每一列之间间隔为1米,问共需种植多少棵萝卜?”这个问题对于城市中生长的学生来讲,并不熟悉这样的一种场景,只需要教师在不改变题目原意的情况下,将萝卜换为学生站队。在课间操站队时,每一行的同学之间需要保持0.5米,每一列的学生保持1米间隔,在100平方米的区域中,一共可以站多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转换中,明白了题目中的含义,就会对自己熟悉的环境进行思考,激发出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加强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以此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
(三)应用新的教学方式
        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不相同,在对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并且能够在所学的知识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重视理论教学与知识点的记忆,忽视了对学生知识的探究与创新。伴随现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构建起开放式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教学中开动自己的脑筋,通过加以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对自己陌生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并不断的开展思考,更好的将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出来,以此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计算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学生标准化的公式与算法,而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每组的学生对圆的周长计算展开探究,并将最终的探究结果展示出来。教师再加以对学生想法进行评价,且通过公式算法的演练,让学生对几种给出的算法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掌握到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化的发展。
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今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开放式教学已经是一种趋势。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从而创造出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固有的知识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淼. 基于学生主体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 农家参谋,2020,(24):280-281.
[2]刘娜.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7,4(32):323-324.
[3]昌荣. 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7,(10):157.
[4]蒋维波.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参与[J]. 教育现代化,2016,3(20):277-278.
[5]郭颖梅. “学生主体参与、团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 经济师,2016,(05):178-179.
[6]罗惠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及教学对策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