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德育育人原则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张小青
[导读] 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是当前新型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其不仅仅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
        张小青
        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第一初级中学511600
        
        摘要: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是当前新型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其不仅仅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也更多的穿插于各个科目学习之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进行展现的过程中,积极穿插德育教学,并对其思想内容进行渗透,可以更好的通过正确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在生活之中正确的看待相关问题。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可以说积极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德育知识教学进行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德育育人;品德与社会;渗透措施
        引言:在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积极对品德、智力、生活能力进行优化,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为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而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积极把握具体的德育教学任务,着重改良自身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在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相关措施和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将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模式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美育德、以德育人。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全面展现的过程中,积极把握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常规管理之中,具有重要价。首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直接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之中,对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常规训练,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了解到更加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对于德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将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也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的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学习的重要奥妙。具备良好的品德,为社会国家作出有效的贡献,不仅仅是自身社会责任的展现,也是凸显自身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最后,在对德育知识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专业知识,对德育内容进行优化,既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德育功能的展现,进一步的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学生有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也能够改善自身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更加良好,对于今后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也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策略
        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来讲,作为学生社会生活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学生良好品德形以及社会发展脉络掌握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学科本质属性的角度来看,自身也承担着一定的德育任务。所以,品德学科的相关教师,在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对德育知识进行渗透和讲解,对于学生思想形态的有效优化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对此教师还要充分明确这一点,改良自身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讲,基本策略和方法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不同的层面:
        2.1注重知行合一,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思想与社会课程知识的讲解来讲,在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结合具体的实践需求,对各项实践活动进行有序的组织和开展。结合校内训练需求,对各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同时,做到知行合一,既具备道德评价的相关能力,也可以改善自身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比如,在对《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对课程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也要结合学校社会等相关的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人都在辛苦的劳作着。比如,,我们有着非常干净的道路,这是因为一些环卫工每天都在兢兢业业的为我们打扫。我们在出行时有着井然有序的交通系统,这是因为有交警在指挥道路。当然也可以播放一些影片视频,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不同岗位的劳动情况和辛苦情况。与此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劳动活动。可以在家庭当中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或者为父母磨洗一次脚,这样体验劳动的全过程。
        2.2创设良好情境,呼唤学生情感
        当然。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具体的德育教育背景,让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更加深层次的德育知识和理念。在具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相关的设备,结合图片、视频等相关形式,对多元化的课题内容进行展现,既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呼唤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可以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可以融入于知识分析中来。比如, 在对《我们的责任》这一课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情景,继而对课文当中的责任意识进行讲解。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创设模拟条件,比如,我在地上扔了一个纸团来测试一下学生的反应。一些学生可能会捡起纸团扔进垃圾桶,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视而不见,这时候就可以以此为例,对社会责任、个人责任、国家责任等进行深度剖析。
        2.3强化生活联系,注重意识渗透
        我们都知道,德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教学工作。所以,在对具体内容进行改变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要通过长期探索、长期积累,对各项德育知识进行展现,以此巩固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与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通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展现,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当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产生冲突时,要对正确的道德意识型态进行选择。比如,在对诚信相关的知识进行详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与诚信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受不讲诚信带给我们的害处。比如,一些学生为了不学习而编造理由请假,这时候影响的是学生自己的发展。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德育知识与自己生活点滴的结合。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对德育知识进行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以通过德育意识形态的渗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对具体教学策略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把握具体的教学实际,通过化整为零,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邬丽群,曲长海,刘华利.持续提升德育实践育人效能的原则与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6):42-46.
        [2]李秀萍.把握德育基本原则  发挥班级育人力量[J].班主任,2018(04):5-8.
        [3]曲宪波.德育育人原则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11):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