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了解的中医药知识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期   作者:张睿钰
[导读] 中药,包含了我国不同类型的传统药物,是一种总称,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物,
        张睿钰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中药,包含了我国不同类型的传统药物,是一种总称,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物,使用的次数较多,也比较普遍,有“诸药中草类最多”之称,并且在古时,人们大多称中医药为:本草,并有一句“诸药要以草为本”,足以看出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越是地道的药材,就是产于一定的地方,且具有优良的品质,才能保障其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中医药的性能,主要又包括了其性质和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是否有毒等多个方面,最为核心的就是其性质和味道。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其具体进行阐述:
        
        1.关于四气
        四气,又被称为是“四性”,是指四种药性,一般来说,分为寒、热、温、凉四种,从字面的含义可以看出,“寒”与“凉”,“温”和“热”的药性其实是相似的,只是药性的程度不一致。一般药性表现为“寒”或是“凉”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功能,主要用来治疗一些阳症或是热症。相反,若药物的药性显示为“温”或“热”,那么它就具有散寒、助阳以及益气的功能,主要来治疗一些寒症、阴症等等。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药性,在这四种药性之内,为“平性”,一般属于微凉、微热的性质,用来解决对应的病症。
        2.关于五味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不同的味道,当然,药物也是味道亦是如此。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等不同的药物味道,其实实际上,不知是由5种味道,例如还有淡、涩等味道,但人们习惯将其为“五味”,来作为一种统称。
        ①辛味药物:能行,能散,例如一些麻黄、苏叶等药物,就可以用来治疗发汗等症状,而桃仁。红花等辛味药物,则可以用来止血,治疗血瘀证。②甘味药物:主要是用来起到一定的补益气、缓解疼痛以及调和药性的作用,常见的甘味药物有人参、大枣、甘草等等。③酸味药物:主要用来治疗久咳不止,滑脱不禁等症状,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见的药物有五味子、金樱子等等。④苦味药物:苦味药物的作用比较广泛,例如当患者体内处于湿热状态时,可用黄连等苦味药物进行清热解毒,并且,如果受到大便便秘等情况的困扰,也可以用大黄、杏仁等进行通泄,降泄。另外,如果虚火旺盛,口干舌燥,也可以用对应的苦味药物进行治疗。⑤咸味药物:一种是用来治疗便秘的药物,如芒硝,另外还有昆布、海藻等等,用于软坚散结。除了上述的五种药味,还有其他的,例如一些味道较淡的药物,如茯苓、薏苡仁等等,主要起到一个利水渗湿的作用。通常来说,如果药味相近,那么作用也不会差距太大,当然也会存在特殊情况。
        3.关于用药的禁忌
        在用药方面,要注意“禁忌”,一般都是对人体存在不利的方面,所以在用药时,要结合实际,谨慎使用或是禁止使用。笔者简单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证候禁忌”,意思就是忌服用和患者病情本身不符合的药物,当药性和病情不吻合,就很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一般药物上,都会有相关的用药禁忌。其次,就是针对于妊娠时期的妇女的相关用药禁忌,否则会引起胎儿的损伤,甚至是堕胎等等,因此,值得引起注意,一般将孕妇的禁忌药物分为慎用和禁用两种,慎用包含了红花、大黄、肉桂等等通经祛瘀的药物,而禁用则是一些含有一定毒性,效果比较猛烈的药物,如巴豆、水蛭等等药物,是完全不能使用的。最后,在服用药物的期间,也会有相应的禁忌要素,其实就是咱们医生常说的一个词语:“忌口”,一般都是忌食用一些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在古代文献中就曾有记载,如果服用了黄连、甘草能药物,那就不能吃猪肉了,服用了薄荷等药物,就不能再吃蟹肉等等,以免出现了不良反应,其实都是相同的原理。
        4.关于中药的煎煮
        简单来说,中药的煎煮过程要关注一下几方面:①用具:选用砂锅、瓦罐等材质,不能选用铁、铜等,以免和药物发生反应,导致药物变质,对服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胁。②用水: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水即可。例如井水、自来水等等。③关于火候:又分为文火、武火,一个是比较缓慢的火候,另一个就是急火。④关于煎煮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将药物进行浸泡(一般泡半个小时即可),然后加水,最好要淹没过药物2~3厘米,一般要煎煮两次,每次在30~35分钟左右,才能够最大化地将药物的药效给熬制出来,而根据药物质地的差异,又有先煎、后下等多种方式,具体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叮嘱来安排。
        以上,就是笔者简单总结出的中医药知识相关内容,包括中药煎煮、用药禁忌以及其基本分类等等,但其实,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作用宽泛,除了本文总结的基础知识外,还关联着有阴阳五行学说、养生、针灸、经络等等多个方面,可以说,中医药知识广泛地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了解及关注,也能逐渐掌握相关的中医药知识,这对自身也有一定益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