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东
乐山市市中区肿瘤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脑组织急性缺血、坏死及软化而导致,往往有后遗症表现,如失语、偏瘫等,以中老年人群多见,在老年化趋势加重的背景下,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此病不仅要及时的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做好预防。那么你知道脑梗死预防及治疗方法吗?
脑梗死的治疗
1.脑水肿的控制
一般而言,缺血性脑卒中极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一种混合性脑水肿,高峰时期一般会持续2到5天,10天后脑水肿会慢慢下降,如若无颅内升高现象,就要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不然就极易造成脑疝,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研究指出,如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脑细胞坏死后,就会阻碍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针对出现脑水肿情况的患者,需实施脱水治疗,复方甘油、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是常见的脱水剂。另外,如若年轻患者有颅内压升高表现,就可实施多次静脉注射甘露醇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通过小剂量的多次使用,与大剂量脱水效果没有差别。
2.脑梗死溶栓治疗
引发脑梗死出现的因素较多,无论是何成因,结果均无明显差别,以患者局部脑血供障碍为主,早期溶栓治疗是常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致残率及病死率,且在减少脑梗死面积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考虑到人体脑组织血供系统损伤有延展性特点,故溶栓治疗越早效果越明显,以发病后3小时内实施治疗最佳。在溶栓治疗中,主要包含了动脉用药及静脉用药,前者相较于静脉用药来说,优势主要体现于用药少,但极易耽误患者的病情,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者则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从上述内容可看出,不管是哪种溶栓治疗,具备优点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需在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 进行选择。
3.抗凝治疗
在脑梗塞的治疗中,抗凝治疗的实施旨在预防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现阶段,抗凝药物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且各有各的优势,均发挥着抗凝作用。有研究指出,在脑梗死的治疗中抗凝药物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可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及复发率。但也有研究显示,脑梗死的治疗中,抗凝治疗无明显益处,欧洲进行的速必凝缺血卒中连续试验也未对抗凝治疗效果予以证实。但无论如何,对于脑梗死病情恶化方面,抗凝治疗的作用明显,说明抗凝治疗可促进脑梗死治疗效果的提高,但仍然有出血风险。
4.西药与中药结合治疗
现阶段,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相关药物还处于研究阶段,新问世的药物种类繁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安全性较高。例如巴曲酶,此药发挥着较强的溶栓及抑栓能力,可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改善,且对于脑神经的保护也起着积极的意义,优势主要体现于安全、有效。中医治疗是我国特殊的治疗手段,具备独特魅力及优势,人们易接受,在此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将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标本兼治,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恢复。
5.其它特殊治疗
其它特殊治疗包含了血管内干预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死进行动脉溶栓和急性期支架,抑或是机械取栓治疗;如若患者的脑梗死面积较大,必要情况下,可予以去骨板减压术治疗。
脑梗塞的预防
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抑或是情志、缺少锻炼等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其出现脑梗塞的几率更高。同时,对于复发性脑梗死的预防,本质上是对高血压及粥样硬化进行预防,有利于降低病残率。
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规律性,合理膳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可太咸,抑或是过于油腻,不要摄入生冷食物,合理的对各食物进行搭配,要定时进餐,不可暴饮暴食,多喝水,预防便秘,注意保暖,在基于气候变化的前提下,合理的增减衣服,全方位的避免相关疾病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
积极参加一些适当的活动,包括慢跑、跳舞、打太极等,丰富生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运动强度及时间,劳逸结合,如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情绪调整
日常生活中,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自身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中,避免情绪起伏过大,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的应对,要感悟生活美好,轻松的心态是预防疾病和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
药物预防
针对出现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为避免引发脑梗死,就需及时接受抗粥样硬化,对血管进行软化处理,实现对小动脉的扩张,可采用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同时,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等也是常用药物,高血压患者要积极进行降血压治疗,如若存在高凝倾向,可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血脂患者可接受脂必妥治疗,糖尿病患者要接受降糖治疗等。
注意脑梗死先兆
一般而言,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浑身乏力、突发性语塞、血液流变异常等均是脑梗死的先兆症状,日常生活中就需警惕上述症状,如若有就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对病情进行控制,确保疾病在萌芽状态将其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