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迅
郫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700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上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也有显著提高。肺结节病因复杂,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常借助低剂量高端螺旋CT来进行检测。很多患者一听说自己检查出了肺结节,就觉得自己一定是患上了肺癌,其实并不是,肺结节≠肺癌。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影像学的表现,通俗的讲就是CT发现肺内有一个新生物,我们统称肺结节。肺结节根据其密度不同可以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肺上检测出有肺结节先不要着急惊慌,因为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数是恶性的,所以说肺结节≠肺癌。从CT检测结果来看,恶性的肺结节往往都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的形状、边缘有毛刺、周围胸膜凹陷。这些都是由于肺癌向各个方向的生长速度不均匀所引起的,在肺部良性肿瘤里面一般不出现,可以作为影像学诊断的依据。但是,CT检查由于是通过射线等手段去了解肺结节,只能给出倾向性的一个判断,有一定的误差,要想100%确定良恶性只有取活检行病理切片。
肺结节≠肺癌
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好几个。虽然有阴影,但是不会出现其他表现,比如: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如果局部病灶直径>3cm,医学上就不叫肺结节了,而是叫肺肿块。发现肺结节后,医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和癌症有关:①结节大小:结节大小通常与结节良恶性有关,<5mm 的微小结节,半年甚至一两年之内都没有很大的威胁,可以放心在基层医院管理;5-10mm的小结节可以在有诊治经验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10 mm 的肺结节应该尽早诊治,看看有没有恶变,如果不能确诊,建议多学科会诊,最好能拿到病理学检查结果;②结节形态和密度改变:除了关注结节大小,还需密切结合结节形态及密度的改变。大多数恶性肺结节多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常提示有恶性的可能;良性肺结节多数无分叶,边缘可有尖角或纤维条索等,周围出现纤维条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则常提示结节为良性。结节的密度方面,亚实性结节的恶性几率要大于实性肺结节,亚实性结节其中之一,就是经常提到的磨玻璃样结节,很多人对它“谈磨色变”,盛传它就意味着肺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磨玻璃样结节都是恶性的,造成它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病变、肿瘤等多方面,具体需要经过医生的辨别与诊断。
因此肺部结节,不等于是肺癌,肺癌除了表现为肺部结节以外,也可以表现为肺部的肿块和肺部炎症性的改变,发现肺部结节后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准确检测来判断结节发生的原因。
肺结节产生的原因
肺结节产生的原因有着其多因性和复杂性,主要原因就是肺部长期受吸烟、空气污染等影响所导致的炭末沉着肺结核或者肺部炎症产生而在纤维化导致的结节胸部收到外伤所引发的肺部淤血肺部良性肿瘤(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早期肺癌(腺癌、微小细胞癌、鳞癌等)肺部转移瘤其他原因(痰栓、畸形、肺动静脉瘘等)。
一旦发现了肺部结节,患者首先是不要过度紧张,而是应该按照先前我们所总结的内容一样先去正规医院进行更深层次的结节性质检查。一般肺部结节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当出现了明显的咳痰、咳嗽、胸痛甚至是咯血等情况时,都是较晚期的症状了,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发生恶变。其中的肺癌如果得到及时治疗,有九成以上的人可以长期存活下来,且复发性很低。肺部结节是患者中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肺部CT检查后患者会担心的情况。若患者检出肺部结节后应及早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以免错过疾病的早期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直径在1cm以上的结节,如果患者自身有着一部分促进病情向着恶劣方向变化的高危因素,例如吸烟史或者是肺癌家族史等,那么医生还是会建议患者处理结节。尤其是通过活检穿刺判断其是恶性肿瘤时,则一定会建议直接手术切除。
肺结节会转变为肺癌吗
有一部分的肺部结节可能会发生癌变,尤其是对于那些直径比较大,而且密度不均一的毛玻璃结节来说,大多数都为癌前病变,甚至是早期的肺部腺癌。所以,针对这种类型的结节患者,应该要注意密切地进行监测,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及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一般对于结节的判定是,在高分辨CT下看到毛玻璃结节。同时,结节的直径,至少要大于6mm以上,而且密度不均匀,有实性的成分,也有毛玻璃成分。对于患有这种结节的病人,就需要密切进行监测,需要三个月,甚至是更密切的监测。如果对于患者监测几个月以后,结节没有出现缩小的情况,就应该及时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经过三个月监测以后,结节出现吸收或者是缩小的情况,就属于炎性结节,不用继续进行监测。
肺部检查发现肺结节不必惊慌也不能置之不理,正确的做法是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让医生处随访策略和干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预防肺结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不抽烟,远离二手烟;雾霾天气少出门,出门也要戴好口罩进行防护;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提高身体免疫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