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丽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400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淤滞所致,所以久久不动的人是静脉血栓最为高发的人群,比如重症卧床的患者。
根据美国资料的记载,大概一半骨折术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急性深静脉血栓在刚刚形成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只是腿会轻微浮肿,这是血栓最不稳定且最为致命的时期,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当血栓逐渐凝固,堵塞静脉血管逐渐增多,血流会流入支血管和毛细血管,毛细循环会加大,造成毛细血管肿大变色,会逐渐看出淤青、淤紫,当小腿出现大片紫肿,就要怀疑是否得了血栓,并且是已经有了些许时日的血栓。如果长期忽略治疗,血栓会还会加重皮肤瘙痒、溃烂、肿大等症状,有些严重的血栓患者,患腿比健腿要粗一倍。
当血栓未发生时,尤其是需要手术、分娩、长期卧床的人群应该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注意以下几点:
1、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使用药物抗凝治疗,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要每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坐起或者是变换体位,减少血栓发生概率。
2、对于重症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加应该让患者主动或者是被动的活动四肢。在病人比较虚弱无法自主的完成活动时,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点是按摩下肢的肌肉组织。按摩时,应从下而上的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加速血液流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很有效的。
3、协助患者做一些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也可以做一些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抬腿的活动,每个动作8-10次,每小时1次,慢慢的可以过渡到抗阻力运动,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还可以避免关节和肌肉萎缩。
4、部分血液粘稠度较高的患者,可将下肢抬高,或者在膝关节1/3至足跟处垫柔软的枕头,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5、平时穿着应该宽松舒适,避免在腰部腿部穿过紧的衣裤,这样会导致血液瘀滞,更易形成血栓。
6、根据患者踝部和小腿的周径大小,选择匹配型号的弹力袜穿着。
7、注意饮食,宜低脂、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而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8、预防下肢骨折、盆腔骨折等创伤性骨折以及肌肉创伤,凡有严重骨折、下肢创伤、盆腔创伤者,使用超声或化验排查深部静脉血栓,观察D-二聚体有无明显增高,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的护理措施
1、确认出现了血栓,并且在急性期的话,应该卧床休息2周,在这期间一定不能随意的活动或者是用手揉捏腿部来缓解不适,这样容易导致血栓在静脉内脱落,随后岁血流飘向重要器官,导致肺栓塞。
2、患肢高出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淤血,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还可行背伸屈运动。
3、患肢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组,以便更好地恢复患肢机能。
4、保护患肢。避免寒冷潮湿、外伤等因素,保持被褥清洁、平整、干燥,定期消毒更换,肢端坏疽应保持干燥,以免创面继发细菌感染。对溃疡面用油纱布换药,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5、定时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6、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给药途径,不作其他药物输入)。
7、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当患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疼痛更为剧烈,可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药的成瘾性。
8、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的肺栓塞。
9、随时的观察腿部有无肿胀,必要时测量患肢的周径与健侧肢体对比。
10、恢复期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穿弹力袜,如增加行走距离和锻炼下肢肌肉,以促进下肢深静脉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
11、间歇性空气带挤压。其原理与弹性袜作用相同,但在已经形成深静脉血栓阶段需谨慎使用以避免血栓脱落诱发肺栓塞。
12、预防感染,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分钟。
13、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祛聚、抗感染等药物对症治疗。用药期间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14、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
15、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出血: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2、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就是肺栓塞,致死率达70%,严密观察患者如出现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肺栓塞,应立即通知医生,嘱病人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配合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