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反应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马静瑶
[导读] 献血反应指的是献血者因情绪紧张、恐惧针刺疼痛等多种因素出现的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反射性迷走神经活动性增强导致发生的抽搐、晕厥等症状,严重可出现短时间的意识丧失。
        马静瑶
        泸州市中心血站    646000
        献血反应指的是献血者因情绪紧张、恐惧针刺疼痛等多种因素出现的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反射性迷走神经活动性增强导致发生的抽搐、晕厥等症状,严重可出现短时间的意识丧失。献血反应为非器质性病变所致,是采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了确保献血安全,需加强护理和预防。
1 献血反应分类
1.1轻度反应
        轻度献血反应症状如下:患者情绪紧张,焦虑明显,带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汗、眩晕、持续呵欠、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1.2中度反应
        中度献血反应症状如下:患者失去味觉,长时间无知觉,浅表呼吸,脉搏减缓等,部分症状因血量减少而难以及时发现。
1.3重度反应
        除以上症状外,患者可出现惊厥、晕厥、抽出和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症状。
2 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
2.1献血者精神因素
        初次献血者缺少足够的献血知识和流程认知,在穿刺时情绪紧张、焦虑。部分献血者因看到其他献血者的反应而出现的连带反应。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增加献血者的疼痛感。血液采集的时间过长,增加献血者的心理压力。
2.2环境因素
        冬天环境寒冷,夏天过于闷热。献血室内空气不流通,人员嘈杂,过于拥挤。献血者在密闭的环境中等候时间过长。
2.3身体因素
        献血者在献血前过于疲劳、长期睡眠不足或存在失眠。空腹献血或不吃早餐献血导致低血糖。采集血管较细或采集时间越长。献血者的晕针或晕血反应。穿刺疼痛造成的机体应激性反应。
3 献血反应出现后的护理措施
3.1轻度反应
        针对献血者在献血期间出现的轻度献血反应,首先要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可采用轻抚额头、握手、拥抱等方式给予献血者心理支持,减轻献血者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指导献血者做深呼吸,缓解症状。护理人员与献血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普及献血知识和注意事项,增加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减少恐惧,使情绪稳定。宣传无偿献血对的社会意义,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轻度献血反应可通过语言安抚和情绪疏导缓解,献血者可自行客服,顺利完整血液采集工作。当献血完毕后,需叮嘱献血者休息片刻,给予饼干、糖水和红枣等,使献血者保持平卧的体位进行休息。观察献血者各项症状均消失后方可离开。
3.2中度献血反应护理
        相比较轻度献血反应,中度症状相对严重一些,且发生较为突然,可发生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针对献血者出现的中度反应,需立即停止采集,将献血者的体位变化成平卧位,头低脚高。将患者身上的衣服松紧,衣领解开,将头部偏向一侧,保持顺畅的呼吸。夏季需注意室内通风降温,冬天则做好保暖。若献血者无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可服用糖水或牛奶,静观察15min可逐渐改善,各项症状可消失。


3.3重度献血反应护理
        与中度献血反应相似,重度献血反应同样为突然发生,需引起护理人员重视。发现患者有重度献血反应迹象出现时,需立即停止血液采集,实施抢救措施。护理人员要保持冷静的处置态度和专业的操作,不得慌乱。若献血人员出现晕倒、抽出或意识丧失时,需立即按掐合谷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镇静剂或静脉输注葡萄糖等。将体位转换为头低脚高的平卧位,密切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当献血者症状减轻时,需进行心理护理,主动询问献血者的感受,给予关怀。向献血者做好解释,避免出现焦虑和恐惧,对献血产生抵触情绪。
4 预防献血反应发生的措施
4.1献血前严格体检
        在献血工作中,体检医师需重视献血者在献血之前的体格检查和健康状态,严格遵守采血前的相关体检标准。详细询问体检者是否存在疾病、既往献血史和当前的状态。严禁具有以下情况的人员献血: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长期失眠、睡眠不足、疲乏劳累和饥饿状态。若献血者存在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等需耐心进行解释,告知存在这些疾病无法进行献血的规定。仔细核对献血者体检表格中的相关指标,做到不漏项、不漏检和不误检。在采集血液前需仔细核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不得有顶替情况。针对存在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重要器官生理缺陷、功能障碍的人员需禁止献血。
4.2优化献血环境
        血站的护理人员需注意献血环境对献血者情绪状态所产生的影响,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室内要保持充足的光线,调节温度和湿度均适宜,空气洁净度良好。在室内可添加绿植、壁画等温馨元素,减轻献血者的紧张感。在献血室内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转移献血者对负面情绪的注意力,调节紧张、焦虑等情绪。夏季需注意室内的通风降温,避免过于闷热。冬天需做好保暖,避免温度降低使献血者受凉。
4.3加强健康教育
        献血者对献血工作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献血反应的发生几率。在献血开始前,需由血站专职健康教育人员进行宣传讲解,将人体血液知识、献血知识、献血前准备、献血后注意事项、国家献血政策等内容详细告知献血者。制成宣传手册发放给献血者,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帮助评估献血者的身体状态和相关指标,确保献血者符合需求。评估献血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其年龄、文化差异和接受能力等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升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因认知不足、了解少而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提升献血者对采集的配合程度,综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风险。针对初次献血者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等。再次献血者可问询上次献血的感受,注意改进护理,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献血者的恐惧情绪。加强对献血前须知的宣传,献血者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保持睡眠充足,不得空腹献血。
4.4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在献血过程中,体现护理人员的护理素养不仅局限于采血时的穿刺技术水平,还包含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责任性和献血者症状观察等。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关系着献血者的情绪,在献血过程中,熟练的穿刺技术、亲切的沟通语言、有力的鼓励和恰当的回答均可以显著提升献血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专业、熟练的穿刺水平可减少献血者在穿刺时的疼痛感;与献血者的亲密沟通可安抚其紧张、焦虑情绪,良好的转移注意力,使献血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献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其护理服务意识和护理能力,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献血者的信任程度。针对存在晕针、晕血的献血者可选择平卧位进行献血,叮嘱其不要观看血针和血液,并积极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献血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安全完成献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