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郝英宏
[导读] 通过有关研究,可以知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温暖、理解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那些父母双方或是一方过分干涉或是采取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的高中生,他们一般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心理不良问题。

郝英宏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459000
【摘要】通过有关研究,可以知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温暖、理解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那些父母双方或是一方过分干涉或是采取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的高中生,他们一般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心理不良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94-01

        引言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作为父母抚养子女的方式,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手段和方法是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候的态度又或是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等的集合。由相关的研究表明孩子出现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不正确。根据相关的研究,我们能够得知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有着紧密别的关系,而且父母的影响作用显著。在本篇,笔者主要研究和讨论的是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重点在其中强调了父母角色所存在的差异性,希望能够大大提高父母的家教效率,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阶段是每一个人一生中,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而且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所存在的逆反心理也是最强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人往往在高中阶段,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多发。高中阶段是学生一个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若是再加上高考这个决定一辈子的巨大升学压力,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灵崩溃失衡。在该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展开相关的探究,力求能够从其中寻找出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程度,从而能够为有效改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切实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相关方法
        研究对象可以选择两个学校的学生,一个学校为重点高中,另一个为普通高中。重点高中选择155名,普通高中选择103名,在这之中,男女比例约为1:1,男生为135名,女生则为123名。
        选择使用的两个工具,分别是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这也是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表。使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随机的抽取,可以将班级作为一个单位,在高中生面临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内展开症状自评量的团体测试,在学生填完之后,进行收取,然后在学生回答完问卷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和数据的处理,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1]。



        三、研究结果的相关探讨
        通过问卷以及所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相关的分析、处理可得出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温暖、理解的和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有着强烈的负相关,而父母教养方式为拒绝、否认、强硬等的教养方式和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有着强烈的正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研究证明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人格形式甚至于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之间且密切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状况,除了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努力外,还需要为人父母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存在不良的心理情况,并且为孩子的心理障碍以及神经症等的出现奠定一定的病前心理基础。
        通过相关的研究,若是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存在过分担心,又或者是对孩子的事情严加看管、横加干涉,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无理拒绝等,除此之外,还有的是在旁人面前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羞辱、责骂等,都会导致孩子内心产生自卑感、无助感等,让家庭成为孩子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原因,让孩子成为心理障碍多发的高危人群。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如果是溺爱,同样也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让孩子变得任性又或是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别人等的不良心理。而那些比较民主、平等的家庭中,孩子所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较少,而且父母所表达出来的正向情感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助于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减少未来孩子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2]。
        因此,经过相关的探究,我们知道想要正确促进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能够正常成长,可以顺利从不成熟期过度到成熟期,需要父母能够对在高中阶段的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关注,给予孩子正向温暖的情感,大大减少孩子所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让孩子能够更加积极健康的参与到高中的学习中。在这个阶段的父母和子女,需要尽可能保持彼此关系的融洽和谐,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增加互动和沟通,保证双方能够站在平等的位置,进行正常顺利的沟通和交流,积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用正确积极的教养方式奠定孩子稳定性格的发展,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对于消极的教养方式,需要进行迅速的转变,防止使其造成孩子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孩子心理未发育成熟的时候,需要父母多为关怀,用温暖的情感培育孩子的心灵,避免在孩子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增添孩子内心的重负,要最大程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能够正常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避免心理产生剧烈地变动,要尽可能保持孩子地身心健康,促进孩子顺顺利利地成为一个心理成熟且健康地大人。
        四、结束语
        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以及心理健康成长都有着难以忽视的巨大影响力,若是父母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自身的心理出现问题,可以说父母的心理状况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有着深刻影响。因此,作为父母要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确保自身的心理健康,用正确的积极情感教养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让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战胜未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健全自身的人格,在阳光下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伍颖华、梁侨任、谭健烽、曲亚斌.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趋势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0,v.46(04):11-15.
[2]张婧.复学后北京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