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使小学语文的朗读更加有效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蔡晓丽
[导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是那样的必要,也是必须。

蔡晓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弄撒小学  547217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是那样的必要,也是必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93-01

        在新课标中就把“读”放在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上,要求学生不断的去读,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认知,得出自己的感悟。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事务中把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扩充学生读书面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把“读”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
        一、明确目标,反复朗读
        若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就要引导学生多花时间进行充分的朗读。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结构特点,同时结合具体文本的特性,从而确定相应的朗读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朗读。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将生字新词读准确;在不断朗读课文过程中能够将课文读通,读流利,从而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对课文中深刻的语句进行深层次揣摩,最终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花时间对文本进行充分的阅读,从而有效理解文章的真情实感。
        比如,在对一年级《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范读一篇,再借助多媒体播放音频和视频,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学生了解文本之后,引导学生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文章讲的是小鸡出生后看到了美丽的世界,特别是要对后两段进行反复朗读:“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学生花时间来细读课文,从而领悟到世界的美丽。
        二、把握文本,强化朗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美读”,指的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强化朗读,具体可以通过朗读来意会。教师从学生的阅读情况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学生有没有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增强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从而让自己的朗读功底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比如,在五年级语文课文中有《鸟的天堂》这一课。当中有一句话是“真是一株大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没有太注意如何读,我让学生进行朗读,同时让他们想想怎么才算将这句话读正确。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有的学生朗读是将重音发在了“真是”;很多学生认为这是讲的一棵大树,因此将重音放在了“大树”上。当然也有学生将重音放在了“一株”上。我引导大家对文本的上下文进行充分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音应该落在“一株”上。从而深层次理解了榕树之大。有的学生在朗读这部分内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段的时候,不少学生将句子中的“颤动”一词作为重音重读,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积极性评价,同时让大家对这就话进行仔细的阅读,从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文章中的内容展示出一幅怎么样的情境?到底是什么在不断颤动呢?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对“颤动”这个词进行重读的时候,是否同这样的情境相符呢?学生在聆听这句话的时候,就要对文章的情境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从而对“生命的轻微的颤动”这个具体的情境进行充分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来对具体的文段进行相应的感受,同时进行有效的阅读。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之后,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在读“颤动”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进行稍长的气息停顿,从而对“颤动”这个词进行轻读,从而会获得较好的朗读效果。
        三、创设情景,训练朗读
        小学生没有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朗读教学的目标就要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保持持久性的朗读训练。教师在朗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愿意朗读、愉快朗读,最终自主朗读。朗读的时候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可以根据文本朗读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插入背景音乐。当教师播放教学片断的时候,让学生根据画面配音,或者选择文中的段落进行朗读。比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潮来前和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的描写,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以更好的理解其壮观景象,然而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反复要求学生朗读,学生可能很难真实地体会到这样的壮观景象和人们激动的心情。所以教学这两段文本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配上背景音乐和视频,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朗读。学生在音乐背景中朗读,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反复朗读中激发朗读兴趣。
        四、有效评价,扩展朗读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种形式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表格评价等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
        比如,在学习《走月亮》这课的时候,课文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留着山草和野花的味道,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这一自然段语言优美,且富有童真,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对于这样的文字,很适合进行朗读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一个学生朗读,全班学生评价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阅读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对于有些学生来讲,能够顺利将课文读完,读通就是最好水平的展示。而对于有些同学来讲,特别是在阅读方面有着一定基础和特长的学生,就要适当提高朗读的艺术性,让这些学生在朗读中展示出具体的抑扬顿挫来,借助于声音将文本中的内容有效展示出来。当学生朗读完毕之后,其他学生进行口头评价,从而让学生找寻到朗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小组内也可以一个人朗读,其他学生评价。也可以采取小组齐声朗读,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借助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岳;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性目标[J];江西教育科研;2014年06期.
[2]李海林;关于语文朗读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06期.
[3]陈婷.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诵读教学[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4):43.
[4]秦裕苹.试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J].新课程,2019,000(002):195-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