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抓好小学少先队工作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吴杰彦
[导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少先队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先队工作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启发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杰彦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一小学  538021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少先队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先队工作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启发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少年队;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91-01

        引言
        在基础教育体系中,需要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与具备综合素养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德育工作领域中需要充分重视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开展以及管理。很多小学并不重视少年队工作与组织管理,因此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不力,少先队员普遍存在荣誉感不强、集体责任感不强的情况,少先队辅导员也无法实现工作指导性作用。因此,小学少先队工作需要跟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步伐。
        一、确立小学少先队组织地位
        少先队组织是提升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因此需要小学学校各领导部门首先确立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地位,将德育教育体系和少年队工作有机结合。确立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地位,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成员和辅导员工作职责体系,党建部门的教育工作人员将少先队组织领导扩大化,逐步形成与完善少先队工作管理体系。确立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地位,需要各部门领导充分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组织管理形式,少先队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学校领导加大重视力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品质。小学少先队的组织地位会引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纲要,积极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重视辅导员的引领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全面提升综合素养能力奠定基础。确立小学少先队的组织领导地位,可以通过构建组织结构体系和确立辅导员工作职责进行体现,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充分重视少先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组织管理体系。确立组织管理地位,仍然需要队员们配合学校领导,逐步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工作体系,提升小学全部教育工作者对组织地位与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小学少先队工作管理和组织过程中,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需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顺利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奠定基础。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基本是班主任兼任,小学校很少会专职设置少先队辅导员职位,因此辅导员职位和小学学科教育工作会有所冲突,不利于少先队的组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的小学非常重视少先队组织管理工作,因此会专门选拔少先队辅导员专职人员,有些学校是对外公开招聘,有些学校是内部选拔。因此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影响组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引领少先队成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着重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体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等内容。因此在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培训其思想政治觉悟,定期参与党建活动,定期学习先进人员事迹等,都是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的主要途径。


此外,少先队辅导员需要具备基础教育理论知识,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教育形式,能够与少先队员进行深度沟通交流,了解与挖掘少先队工作活动开展的教育成果。
        三、落实学校主题教育活动
        抓好小学少先队工作,需要与学校主题教育相吻合,在组织和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相互配合,落实学校主题教育的精神内涵,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很多小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仍然存在认知偏差,在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期间,不能深刻理解主题教育方向,因此活动实施后教育效果不佳,学生也无法获取思想维度上的提升。因此需要深度落实学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需要将小学德育教育形式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学生对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等相关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认知水平。针对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很多少先队辅导员在开展和组织管理活动期间,无法正确认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意义。少先队员需要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获取更深一层的思想认知能力,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则需要辅导员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活动表现形式,将传统枯燥的活动开展方式转变为以培养提升学生价值观体系和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为基础的活动开展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主题活动的精神内核与教育意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德育工作角度可以拓展小学生即队员的文化视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感知能力。抓好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也有利于小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容。辅导员需要立足于培养队员对自我认知的能力、对学校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对社会国家的认知能力,因此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活动组织管理过程中,开阔队员们的眼界。很多小学会针对不同维度的思想政治文化体系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为培养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定期举办辩论赛、知识竞答、科技馆参观活动等。辅导员在组织和管理文化活动的同时,不强制学生们进行活动总结,可以鼓励小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和文化素养能力。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很多小学生对多样化和多元化活动形式感兴趣,也能主动参与到辅导员组织管理的活动角色中。辅导员和小学生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引领者和参与者的关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在文化活动中听取队员们的意见,并不能只是机械式地进行活动组织管理和总结,以兴趣为中心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比强迫式学习教育更有意义。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类活动,在小学少先队工作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小学少先队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体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度落实学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需要将小学德育教育形式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学生对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等相关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苟丽萍.学校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校管理,2020(04):52-54.
[2]米晓瑞.试论小学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幻画报,2020(06):190.
[3]王云.新时代少先队活动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合探索[J].新课程,2020(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