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孙合均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孙合均
[导读] 新课程改革内容中明确指出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与素养的需要,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极为重要,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则承担着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主动的创新课堂的实际教学模式,通过丰富高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个人素质。文章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

孙合均    湖北省丹江口市大沟林区九年制学校  442706
【摘要】新课程改革内容中明确指出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与素养的需要,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极为重要,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则承担着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主动的创新课堂的实际教学模式,通过丰富高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个人素质。文章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89-01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成功的重点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正是培养小学生正确三观与道德素养的重要科目,但是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的讲解,缺乏创新的教学活动与高效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得道德与法治教育没有真正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现阶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们为了更好的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道德体系的完善,就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改进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效率,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与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初高中时期的有关教育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小学生们的年龄较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较差,但学生们又大多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小学生们在教学中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只看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率。同时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较好的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学经验与完善的教学理论。老师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都比较的老套,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未充分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特点,导致教学的难度通常与学生们的实际认知水平不相符。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仍旧是整堂灌输知识的课堂,老师们只顾整堂课进行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与学生们的互动和学生们自身独立的思考,严重打击了目前小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个人学习积极性,阻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与进步。



        2.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2.1利用信息化技术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就可以积极探索并使用网络信息与教育资源,使用音频、图片等内容来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动放弃过去只使用课本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们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们理解所学知识点中的情感,来帮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真正内涵,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礼貌”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以礼待人的图片或视频,例如尊老爱幼等等,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以后得做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道德品质。
        2.2课前组织时政演讲活动
        时政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时政也是学生们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应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时事道德与法治兴趣,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同感、法制意识与理性态度,从而促进教师们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了解时政之后能够深入了解个人身边的生活、社会,与世界,这也可以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法制态度与意识,培养学生培养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课前进行时政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前整理新闻并进行要演讲,如此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令学生了解新闻,培养法律观念,让学生在报道、个人的思考与演讲讨论中懂得善恶。例如钓鱼岛事件,老师可以让学生每天了解事件的最新情況,并在演讲时中直抒个人的态度并进行理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与爱国素养。这能够帮助学生用更为理性的角度去表达个人的态度,而不只是单纯的发泄。在演讲时中即使别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学生也会等演讲结束后在课下进行讨论,而不影响有条理的课堂,从而进一步的发展班级小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
        2.3创设实践性课堂。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变革,现阶段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们不但应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素养,并且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在传统教育下的人才大都是“考试的机器”,缺少一定的实践与创造力,老师们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视野下,传统的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当被打破,在现在的教学中应当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养成更易伴随一生的优秀品质。比如教师在讲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新的“中华文化”内容时,为了做好保护传统文化工作,老师们可以组织公民教育课或实践活动,与学生一起走出课堂来去参观文人的居所,在传统节日时实际感受传统习俗,从而增强班级小学生们对道德法治知识方面的自我掌握程度,提高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与国家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变革,相关部门对小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如今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仍旧存在问题,核心素养是学生基础的素养,这就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主动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有趣高效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以翔.道德与法治:公民核心素养培养的变革[J].中国教育,2018:24.
[2]宋春.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甘肃,2017:124.
[3]陈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分析: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J].课程研究,2018: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