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付登兰
[导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全新而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用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否则,简单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们感到无聊。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学的深刻知识需要课堂教学的创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精神,为的是培养创新型、发展型、综合素养较高的物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和分析,与同仁们进行分享。

付登兰    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方坪小学校  638000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全新而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用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否则,简单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们感到无聊。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学的深刻知识需要课堂教学的创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精神,为的是培养创新型、发展型、综合素养较高的物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和分析,与同仁们进行分享。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88-01

        引言
        伴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剧烈变化,学生基础建设的继续教育投入扩大到了各级学科教育学,包括基础物理教学(即初中学段物理教学)。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学科的教育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本学科核心内容的建设,而研究本学科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的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阐释
        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度突显教师的主导性,不瞄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为此,在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榜样角色弱化,学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经验,也就失去了发展和创新学习的机会。同时,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统一的,很难从根本上因材施教而引导学习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此外,物理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无法体现物理课堂教与学的"双主双优",教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甚而至于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受到阻碍。因此,教育教学必须更新,教学体系必须升级,发展初中学物理的理性教学模式,并向初中学生传授物理学习的良性思维方式和真正体会到知识价值的学习方式。归根结底,它使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发展和成长能高效结合。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微课实施分层教学,消除教学难点
        分层学习通过为学生提供基于重要材料形成途径的公平学习机会,是传达教与学的新模式。学生们可以逐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物理学习上的困难不知不觉地消除了。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能利用微观课程的特点,在物理领域实施分级教学,专门研究物理知识点、知识点与学科领域关系,开设各种微观课程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各取所需,使初中生的物理潜能得到激发。对于同一个物理难点,教师可以让优等生观看拔高类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轻松掌握难点,还会由此延伸出更多的物理知识,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促进他们向纵深创新拓展。教师可以让学困生观看基础类的微课视频,视频会将物理难点做出具体的剖析,并且展示思维导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而且还方便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分层次的习题训练,按照习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的制作训练的微课视频,使初中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在练习过程中达到活化物理知识及运用。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保学生的探究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上,为确保初中生解答问题的效果,老师能够实行小组协作学习,使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互督促、互帮互助,一同来探究物理题目,为初中生创建一个浓厚的探究气氛,更好保护初中生参加物理问题探究的自信与热情。经过指引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物理学习中问题的探究,能够及时清除初中生在探究环节所面临的阻碍,提高他们的探究效果,以确保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有序实行。比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时,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按照授课内容给初中生提出相应的物理问题,指引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主动探究。比如,使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物体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惯性的含义,惯性有何特征,依靠生活方面的实例讲一讲惯性和质量的关联等问题。当小组完成老师所提出的物理问题后就能够举手回答,老师从完成的小组里随便挑出一位成员总结小组探究的结果,看哪一小组的答题思路最清楚,且答题准确、完整。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解答物理问题,探究式互动交流,就相当于给所有学生分配了一群有用的学习小助手,清理了初中生在答题时所面临的阻碍,达到了保障初中生问题探究效果的目的,从而使得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获得更为高效的实行。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提高知识实用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应当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具体而言,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特征,积极寻找生活因素与课堂教学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认识物理现象,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初中物理“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这一课时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一调查实际生活中家庭能源的利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即在家长的配合之下,调查家庭能源的消费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改进措施。通过实际的调查,很多学生都针对生活消耗中的能源进行了分类,包括汽车的耗能量、家用电器电量消耗、管道天然气的使用等;对家庭中采用的节能产品进行分析,如LED节能灯、变频空调等。最后,学生针对家庭生活中的能源利用提出建议,如随手关灯等。这种结合实际生活学习物理知识,是一种对课堂中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有意义。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物理方法需要创新和专业设计,以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必须与学生接触和倾听,并与学生共同开发新的物理学习,使学习成果更加有效,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实现其物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克兴.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成效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19(36):166 -167.
[2]赵继红.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探析[J].新课程(下),2019 (12):98.
[3]赵晓静.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探究[J].学周刊,2020(0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