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宏军
湖北鹤峰县公路管理局
摘要:在路桥施工中经常会发生软土地基情况,但无法更改施工路线,因此需要加强治理软土地基,提高地基荷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在路桥施工中要严格把控施工土质,提高地基强度,使车辆能够安全行驶,增加路桥使用时间。本文主要阐述在路桥施工中如何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路桥施工
软土地基有着空隙多、密度低的问题,经常会有路基滑动和沉降的情况出现,导致路桥出现坍塌,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因此施工人员要找到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熟练掌握软土地基相关技术,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使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有着更好的发展。
一、工程案例
勘察某一路桥施工现场得知,有高达0.5-2.9m.厚的软土层。结合路桥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质量控制目标制定换填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首先进行施工现场的测量和复查。加密控制网,然后实施复测,掌握路桥施工的情况。测量换填部分的原地面,结合测验的结果整理数据资料,为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数据,并且将施工材料运输到现场,准备复合检测施工材料,保证材料能够满足软土地基施工的标准;其次需要培训施工人员。路桥工程在开展前,需要培训施工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实施换填法操作,安排施工人员完成自身工作职责。施工人员在施工和上岗前,需要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同时需要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及时改进不足;最后完成其他准备活动。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设计目标选择材料,同时配备车辆,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将软土地基的材料送到施工现场,统一开挖土壤并运送到弃土场。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软土性质厚度影响着地下水位,同时旱季和雨季有着较大的差异。为避免降水带来的影响,路桥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大多数是旱季开展工作,从而使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更理想,减少工程量。
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一)软土置换技术
软土置换技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技术原理简单,挖掘并转移软土段的土壤,在坑放入符合标准的土质材料,保证地基载荷符合路桥的施工要求。在软土路段换填的土质材料大多数是最佳的复合材料,结构密实,排水性佳,同时缓解了地基沉降问题,稳定软土地基性能。
(二)测量放样,挖除软基
在软土地基的施工现场,需要安排测量人员实时测量放样的工作,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别间隔20m与10m设置断面。准确把控软机的控制桩,并将红色布条标记。施工人员需要将线绳和边桩连接在一起,按照线绳铺撒白灰,明确软土地基的范围,保证工程能够正常开展。使用挖掘机挖掘不良土壤,并将其放在预定位置。在软基挖除过程中,要使用半幅施工法,按照便道由远到近的方法开挖。
(三)分层换填个检验基地
在换填工作中需要先清除软土,按照岩土方向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大约在两米,同时要设置斜坡,坡度在4%左右。在换填前,基坑内要清除干净,不可有积水存在。在换填后需要将排水沟和路基设置一侧,结合实际情况,在排水沟下方设置碎石的盲沟。按照设计情况把控换填的宽度,同时在开挖线和坡脚线的范围内全部换填。也要进行分层碾压,保证各层填料压实度符合要求。各层铺设厚度大约在30cm左右,按照实验明确碾压的遍数,使各层混合料压实度符合标准。通过动力触探的方法来检查持力层承载力情况,保证承载力符合标准,使开挖与设计高度间有着30cm的距离。施工单位要应用触探仪检测,若是承载力不符合标准,则需要人工清理,监理工程师也要检验承载情况。在完成清理后,施工单位需要绘制高程图,测量基底高程直至符合标准,方可开展后续施工[1]。
(四)平整摊铺和碾压
将竹竿插在软土路基的两侧,竹竿上的红布是用来明确虚拟高度。当推土机启动时,按照竹杆上的红布把控摊铺高度。从软土机两侧推土,保证推土平整,再应用平地机填平。如果填料厚度低,则要应用装载机补料,同时也要使用人工方式修补,确保平整。平地机在完成填料后,也要检验填料的含水量。先进行初压和静压,确保碾压时,含水量达到最佳状态才能开展工作。在初压后,分别进行强镇压和振幅镇压两遍,然后检测压实度与厚度。碾压过程要均匀缓慢,不可有停顿出现,维持碾压的连续性、均匀性。在完成软土地基处理后,要使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在检测面积时,要挑两个以上的点进行检测,也可增加检测点,便于掌握路基压实度。若是某部位的压实度不符合标准,则要立即返工处理,保证压实度符合标准[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因此研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软土地基抗剪程度低、含水量高、透水性差,若想提高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则需要延长使用期限,把控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钟超文.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9):303-304.
[2]张智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