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高中数学教学精彩纷呈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辛欣
[导读]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曙光,是科技革命的助推器。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信息技术是催化剂,能够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增强理解记忆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辛欣    山东省陵城区陵城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曙光,是科技革命的助推器。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信息技术是催化剂,能够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增强理解记忆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精彩纷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82-01

        相比较数字、符号为载体的数学知识而言,学生更倾向于色彩鲜艳的图画、生动形象的视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获得学生的大力支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机械练习的现状,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爱上数学,增效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需要借助情境的渲染和润色才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做好知识技能的传授工作更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体验,建构新知。信息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功能成为情境创设的主要手段。通过生动的画面刺激,创设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多感官系统,使他们多方位、多角度感知数学知识,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有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富有探究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总结,掌握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人教B版高三数学“三角函数”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微视频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一段半径为R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才能使横截面积最大?微视频动画演示这一过程。观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从而引出三角函数、象限角、正角、负角等概念。让学生探究能否把00到3600的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熟悉的00到90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问题,进一步把问题深化。这样通过微课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使僵硬的数学知识焕发生命和活力,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三角函数周期性的特征,教学效果显著,这都是信息技术的“功劳”,在它的辅助下,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学习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要求较高,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教学方式使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流于表层,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现代数学教学倡导自主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课改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和判断、提炼归纳和推理,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复习人教B版高中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课时,很多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其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如果在(0,1)这个区域任选一个数,那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是否会在直线y=x上有交点呢?面对学生提的这一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先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交流,学生在纸上画图分析,但由于存在误差很难得出准确结论。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图,通过准确画图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不仅能够得出正确结论,还活跃思维,提高探究能力,践行新课改理念。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记忆
        心理教育学家发现,学生单靠一种感官系统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感官系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多。从这个层面上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口、眼、耳、心等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取得最大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这种突破。学生在图画、视频的刺激下,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手操作、用脑思考,在多感官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下感知变化关系,真正理解概念和定理,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人教B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时,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在大屏幕上直观准确富有动态的展示这些函数的变化趋势,学生一看就能掌握三角函数的变化规律,把形象直观的图像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性质,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对抽象的知识的直观认知和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的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翔.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25.
[2]牛静.基于信息技术背景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五).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 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