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卯智英
[导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可以大大拓宽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语文能力,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书库;其次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然后才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学。

卯智英    曲靖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古敢小学  655510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可以大大拓宽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语文能力,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书库;其次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然后才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学。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46-01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百年的延传,向我们证明了“多读”的神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学生对书籍的酷爱,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知心伙伴,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孩子开阔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及整体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语文课外阅读积累中.
        一、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书库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我编制了一个《小学生阅读的好书目录》,其中选择了专门供小学时期里阅读的最宝贵的书籍。这份好书目录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大纲。我依据编制的目录,建立了一个班级书库。这些书包括思想品德、人物传记故事、自然科学普及书籍等等。
        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书”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在孩子的阅读初期,我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让孩子对书产生好感。为了使孩子们较容易爱上阅读,我对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需要先吸引孩子的兴趣。
        三、让学生从书中获得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让他们从中收获快乐。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
        1、以讲故事诱发兴趣。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反而能从讲者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已去看书,利用学生愿意听故事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活动转移到读书上,从而达到使学生对阅读间接生趣的目的。
        2、以设奖激发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在班级中我建立的班级书库,每星期开放两次,有专人管理作好记录,并定期对借阅记录进行检查,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可分头衔类。
        3、开展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


我让孩子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反映在自办的报纸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把孩子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使他们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定期评比,逐步提高要求,不知不觉中养成多读书,多积累,善于收集的好习惯。
        四、让学生在书中学会自学
        1、让品读、诵读化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实践中,我告诉学生:阅读诗歌要感受诗中的韵律美、节奏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阅读散文要体会散文中的词藻美、意趣美给人的精神喜爱;阅读小说要领悟其中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及情节伏跌的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阅读常识性文章,要体会作者以形象生动的笔调描绘科学奇观、自然奥秘给人的思想的启迪。学生通过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增加了人文素养的底蕴。
        2、让积累、运用伴孩子一起成长。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累的语言材料一定要用,要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把它变成自己的能力。写作时,我鼓励学生多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用得不太妥当不要紧,用得不准确不要紧,即使完全用错了,闹了笑话,也没有什么。要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感受到积累的愉悦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让学生会读书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还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光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要写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分门别类,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或是索引式的,或是节本式的。有时摘取书一二个句子或部分章节,有时也可以把自己认为是佳作的文章作为精读,做好摘录并作简单的评价,对自己订阅的报纸,也可以作剪贴分类,做成剪报本。
        总之,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再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课外阅读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教师一定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韩)南美英,著,宁莉,译.《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5-1第1版.
[2]张慧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j].宣武教育.2005.3.
[3]钟惠芬.《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2002年第11期.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语文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