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艾美娜•艾孜木
[导读]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靠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达到知识目标,依靠科学训练达到能力目标,依靠创设情境、潜移默化中达到情意目标。所以,为完成新时代小学语文教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艾美娜•艾孜木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小学  830017
【摘要】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靠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达到知识目标,依靠科学训练达到能力目标,依靠创设情境、潜移默化中达到情意目标。所以,为完成新时代小学语文教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境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44-01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围绕育人内容及学生学习表现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情境、实践活动等情境,使知识得以渗透在育人活动中,同时打造轻松、民主、自由、高效教育环境,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以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
        一、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相对较少,不仅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集中,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差。此外,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都比较喜欢故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重视小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情绪中有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授课内容在导入环节插入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正如俗语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故事导入情境的创设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和探究欲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在导入环节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有位学生中了许多花在自己家门口。每天,他都会给这些在浇水、施肥,渐渐地,这些花长大了,还开出了很多漂亮的花朵。可是,有一天,下雨了,这位同学赶紧找来雨伞帮花儿遮雨,花儿得以茁长成长。每当这位同学有烦恼的时候,这些花儿就用盛开的笑脸来安慰他。看到花儿灿烂的笑脸,他也就开心起来了。”当学生聚精会神听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即将学生带入新课,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到新课的讲授中。


可见,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成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表演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或创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组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探索、锻炼能力、获得知识。而表演这种活动正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要注重恰当的表演情境的创设,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大多都富有童趣,其中有很多都很适合创设表演情境,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且通过亲身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活灵活现地再现故事人物,这样,扮演角色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眼前就成了演员,其他学生就成为了观众,全体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很自然地进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境中,扮演角色的学生会感觉自己成为了课文中的人物,会将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来,使其他学生深受感染。此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了真正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例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要求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将此人物的说话语气想象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机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其他士兵。小学生本来就很喜欢表演,于是为了将角色扮演好,就一定会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阅读,进而对人物心理和说话的语气及其神态等进行揣摩,这在无形中也会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见,故事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仅可以使全体学生从喜闻乐见中更直接地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三、创设生活情境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現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自由徜徉,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和生活。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后给创设一个“产品发布会”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并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该玻璃厂的厂长,将如何对你的玻璃产品进行宣传和推销,也可以让一些学生来充当记者或者客户,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玻璃的特点、作用进行发问,并且要适当地进行讲解并展望发展前景。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学得其乐融融,而且有效避免了说明文的枯燥无味,还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家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而除上述笔者提及的集中情境教学模式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情境教学方式还有很多,为此今后教师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兴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44.
[2]张国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36):72.
[3]乔秋菊.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策略[J].才智,2019(3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