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上教学的“美”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刘杰
[导读]

刘杰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30-01

        日前,全社会都在关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教育问题,“线上教学”成为教师群体中红极一时必备武器,“线上教学”如何保证学科本质特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与以往教学美的基本目标没有改,也不会改。“线上”教学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是一场涉及到学生培养、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主要就是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诸多外在表现形式上,而内在还是稳定的美术学科本质特点。经过近半年来组织实施“线上”教学活动,总结出 “线上”美术教学成功得几点做法:
        一、要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疫情期间特殊的大环境,使得学生以及家长不能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与材料,根据 “停课不停学”总体要求,美术教学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心使用各种美术材料,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学生身边有的,可能有的,或者能够很容易找到的材料,作为线上教学课堂作业的基础媒材,完成教材体系的目标任务。“生活中的美术”变得十分重要,它主要指与学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美术活动,如绘画欣赏、设计与创作活动等等。做为美术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变通处理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把握知识应用范围,挖掘教材知识点中概括性、通用性和适用性知识,学生掌握和了解生活中的美术,在学习中就能以理带动实践,触类旁通。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线上”美术教学必需落实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教学充分突出学科特点有密切关系。教学目标、实践作业难易度都要做到要求适度、易于学生接受、适合疫情阶段的物质条件,能够顺利实施的几点保证,才能成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儿方面:
        (一)创设一个民主、活跃的网络教学环境
        在企业微信、丁丁、腾讯会议等软件平台的教学中,老师们不难发现,美术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更适合在体验、探究、活动和实践中进行,而美术学科的综合性、愉悦性会要求教师让学生多多动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新收获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所看、所想、所悟,总结出规律,绘制成作品,是教师必须设计的内容。
        (二)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突破思维定势
        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来实现。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源泉。教学中,教师们通过瓜子、面粉、废纸盒、布头等身边材料,开发课程内容,发散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各校教学都换发多彩的魅力,学生身处其中,也会乐此不疲。
        (三)注入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的协调发展
        “线上”教学不能像日常教学那样,教师变着花样的讲,而且各学校分配给美术教学的时间不过是15至25分钟不等,整合单元知识点就变成了教师们必备的功课,学生一天天面对电脑、面对各学科的视频轰炸,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因此,美术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地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屮去。比如有些教师结合教材开发了“北京民俗”课程,设计北京早点、传统小吃、北京节日餐食等系列课程内容,学生熟悉还感兴趣,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



        三、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线上教学如何探寻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那就必须实现从 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
        (一)教学角色翻新
        首先要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导”和学生“学”的地位,教师在线上教学摇身一变成为主播,得为自己直播室里的“客人”推销自己的货品、才艺等,而学生由学习的“孩子”变成在直播间里上下的不稳定“过客”。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传统得知识传授者、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要做好的是: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绝招技能、有吸引人的专业水准,并能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掌握美术学习策略。
        (三)更新课堂结构
        以往的美术课堂结构是由“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艺术实践-展示评价一课后拓展”五个环节组成的,但在线上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要以学为主。教师要多去设计“学”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完成学习结果的呈现。要多利用眼睛去“赏析与观察”,利用网络美术平台学习丰富的知识,利用美篇、抖音、实色等小巧实用软件,丰富艺术实践的手段,使学生爱学、主动学。
        四、疫情中的德育上线
        (一)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丰富德育内涵
        “疫情无情人有情”新冠病毒疫情给所有师生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之课。线上教学应运而生,组织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如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系,培养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怕挫折的性格,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学习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科德育的功效。如:《课本剧》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我组织同学们和家长合作,选择喜欢的课文,合作研究课本剧的特点,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设计台词、编排动作、配置音乐、录制表演等一系列课本剧的创作活动。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增进了亲情,德育才更有实效。
        (二)创设美的情境抓住教育契机,提高德育功效
        美术教学是以美育德育,而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德育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情境,即学生认知与接受德育的最佳心理。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期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结合疫情精心设计教学,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德育“渗”而“透”至学生的心灵。例如:结合疫情设计口罩装饰图案、设计收纳盒、让学生根据防护知识设计宣传画等丰富互动,引起学生对科学防护的认知,推崇卫生健康的生活理念,育德于实践中。在实际授课中,我们要先立足课程内容,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对课程中德育内容实施产生实效。
        美术学科线上教学进行德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
        总之,在“线上”教学中,应发挥本学科的特长,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用美的力量达到美的效果,迸发出“润物无声”的教育效应。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元淳、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 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学参考用书(13)人民美术 岀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