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李芳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把“健康”放在五大教育领域之首,充分说明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纲要》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   李芳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把“健康”放在五大教育领域之首充分说明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纲要》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也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展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与核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健康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但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幼儿园和家长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近几年日趋严重;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不同: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由此幼儿园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幼儿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不尽如意,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成了我们每个教育者思考的问题。通过三年多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我们明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础。教师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保障,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的。
        一、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吸引幼儿参与的最好的老师,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天生是好动、好玩的。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使活动更富有趣味性、情节性。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生理、心理均达到一定极度的舒适、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个活动能做到游戏化,幼儿就会对这个活动产生兴趣。比如《学习单手拍球》这节课来说准备部分不是一味让幼儿做上肢、体转等准备动作,而是有趣的寓于一个游戏中,如:小猫睡觉了—做睡觉状起来后伸伸懒腰—上肢运动,洗洗小花脸,看看尾巴在不在—体转,跑跑跳跳更开心—跳跃,同样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实践证明富有情节性、趣味性的游戏幼儿玩的高兴,积极性高。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参与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以问题会、研讨会等方式,鼓励教师多角度提出体育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与实践中寻求解决的策略。针对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困惑,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式研讨活动。
        对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教学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挖掘周边丰富的体育活动资源,开发富有园本特色的体育活动,收集、整理、筛选出适用于我园体育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在总结经验、提升水平的基础上,构建我园的园本体育特色课程。
        开展“一课三研”的研讨活动并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观摩,有一个或几个教师对同一活动内容进行多次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价值取向等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在学、做、研、思,再学、再做、再研、再思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体育特色活动,提高教师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家园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的改变,使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比例逐年上升像:单亲家庭、父母忙于做生意、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等等都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教育必须要取得家长的共识,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巩固。
        (1)首先,通过“家园联系栏、开放日、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家长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拥有健康的教育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的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家园交流、合作,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里素质入手,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鼓动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如:春季举办“亲子自制体育器械游戏运动会”、元旦“亲自民间体育游戏游园会”,六一大型团体操比赛等。从而转变家长观念,形成一种互助模式,变被动的参与活动为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从而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