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析讨论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陈福州
[导读] 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生积累更多的词汇量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说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将阅读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中学   陈福州

摘要: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生积累更多的词汇量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说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将阅读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写作的能力,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逐渐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为今后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以和词汇量,因此说阅读是初中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并能够自主的进行语文课文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借助思维导图来对语文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在语文学习中,用知识框架图的形式进行语文课文知识点的学习,在框架图中用箭头和颜色来表示重点知识以及分支之间的联系,就叫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得语文课文的学习变得简单有效。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认知和探索的阶段,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准确的使学生抓住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以及延伸涵义,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进一步提自身的概括和思维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这一文章主要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的无私无畏以及刻苦严谨的精神。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对闻一多先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学生对闻一多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比如说:“面对困难和问题,闻一多先生的所说所做了些什么?”,“在那样的时代,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接下来我们将闻一多先生的性格作为中心,对闻一多先生作为作家还是革命者这两点进行讲述,并将和这几点有关系的相关事件进行简述并写到对应的位置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的对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对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借助朗诵,对文章的情感进行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在语文学习时进行书本阅读也变得越来越少,这是很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由此可见朗读对于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先示范阅读,激发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还可以分角色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这样学生不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还可以加深对课文中角色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朗读,这样教师就可以明确学生在阅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不足,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学生的引导。
        如在学习《社戏》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先学着双喜的声音语调和动作说:“阿发,这边是你家的,那边是老六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然后又换一种语调学着六一公公的语气语调说:“双喜,你们这群小鬼,昨天又偷了我的豆吧?又不好好摘,踏坏了不少。”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踏坏豆子的惋惜和对双喜阿发的嗔怪,这样的阅读方式就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也跟着教师一起进行模仿,这个时候教师在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文章的朗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尽快的熟悉起来,并对文中人物特征和中心思想更深入的进行了解。
        (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推定,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量早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初中生的阅读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在课外阅读物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等引导学生进行选择,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不管是在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中,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讲都是有很多益处的,调查发现那些从小就爱阅读的学生不管是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还是知识储备都是会高于同龄人的。而学生能够阅读到一本好书同样也是会让其受益匪浅的,好的阅读物会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中有很多的感悟,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尽量的避免走弯路。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自己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作品的推荐时,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比如在学习完《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在学习完《赤壁》之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结语
        初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比如说思维导图法、分角色朗读法、课外阅读推展等,逐渐的激发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兴趣,并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劼,严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73-74.
[2]张生彪.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科教文汇,2020,(6):117-118.
[3]热汗古丽·庆铁克.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15):21.
[4]于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17):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