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于洪伟
[导读]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外加基因的不同,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身体素质差异。考虑到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关键时期,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师需要从不同学生的适应性、潜力角度考虑问题,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开发。本文将以初中体育为例,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路。旨在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安排体育锻炼内容和形式,针对性训练才能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吉林油田第二中学  于洪伟

摘要: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外加基因的不同,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身体素质差异。考虑到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关键时期,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师需要从不同学生的适应性、潜力角度考虑问题,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开发。本文将以初中体育为例,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路。旨在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安排体育锻炼内容和形式,针对性训练才能提高课堂教育效率,让学生收获健康体魄,推动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分层教育;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前言:近些年国内很多地区和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对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化了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一手抓教学,而是按照学生个性差异,使用区别化教学的方法教育。利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成功喜悦之情,收获学习乐趣,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合作效果。
        一、分层教育理论
        (一)因需指导
        初中阶段,体育课堂上,因为学生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体育课的表现和对体育课的需要同样不同。使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求[1]。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或是更加美丽,达成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启发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因材施教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句话的意思和引申含义是,个体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为提高教育有效性与针对性,教学期间教师就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儒家代表人孔子就提到过因材施教观点。而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同样提出过相似的掌握学习观点。以上都是分层教育的理论基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体情况,为学生制定和匹配最合适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三)分层评价
        体育教育并不仅仅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或是45分钟,学生锻炼完以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锻炼的项目开展分层评价。对于班级中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多夸奖、多鼓励,让这部分学生形成自信心,提高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班级中身体素质表出色的学生,教师需要严格要求、提高标准[2]教师甚至可以使用竞争评价,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竞争动力,催促学生不断发展和成长,朝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和成长。
        二、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分层教育模式应用
        (一)针对性分层
        过去初中教育中,体育教育常常被忽略,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重视。大多数学校更在意学生的升学问题,没有重视体育课堂设计与建设[3]。


不少学校甚至没有投入多少体育教育经费,体育器材储备并不充足。有些学校甚至只有3-4名体育教师,学生每周只有一堂体育课。每个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其他学科教师各种占用体育课程。体育教育所用方法十分单调,通常采用一刀切方式,也就是所有学生参与同样的体育活动与项目,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这样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显然无法保障学生获得健康成长。新课改尤其是新中考模式的出现,让体育教育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中考中体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加分科目。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分层教学成为了常用教学手段与方式。教师按照学生身体情况制定和学生情况匹配的活动与项目。比如对于班级中身体素质最好的一部分学生,教师开展足球、篮球等有着较大活动量的项目此外班级中身体素质比较出众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参与跳高、跑步一类的活动。班级中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则选择难度比较低,强度相对缓和的项目,比如瑜伽、太极。这类项目难度不大,且足够舒心。
        (二)趣味化分层教学
        过去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课堂,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毫无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学生学习应付了事,比较对付。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发挥体育教育应有作用,帮助学生健全身心,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渐渐养成惰性、依赖性的情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充分参考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情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项目自然能够认真训练、主动训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缓和了原本十分紧张的师生关系。教师按照学生身体素质与情况为学生提供层次化指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成长。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效纠正学生训练问题,赋予课堂更多活力与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高效分层教育
        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到的是,过去所用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方法非常落后并不足以支持当代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要求。一刀切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抵触,学生非常讨厌,所以没有获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使用分层教学,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育效果。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情况选择感兴趣项目。学生坚持锻炼久而久之就会将体育锻炼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学生课余时间主动练瑜伽、游泳与跑步,锻炼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构成。学生明白了有了强壮的身体以后,才能有精力学习与工作。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美好,发现了生活、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构成和谐、高效的体育教育气氛。
        结语:初中体育教育中,分层教学有着广泛应用,效果非常好。教师使用分层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多个层次。教师以此为前提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获得良好发展。使用分层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按照具体情况分类教学,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进入到属于自己的层次。将实践和理论融合,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将体育变成人生习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颖.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4.
[2]王永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51.
[3]李洁.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长跑教学方法[J].田径,2020(11):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