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苟思
[导读] 教师在引导高中学生阅读现代文时,不仅要将基本的阅读知识传达给学生,更是要将阅读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其语文能力。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的以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为目标,只是单纯的教。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创新,使阅读教学的本质得以体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苟思

摘要:教师在引导高中学生阅读现代文时,不仅要将基本的阅读知识传达给学生,更是要将阅读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其语文能力。但是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的以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为目标,只是单纯的教。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创新,使阅读教学的本质得以体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1.高中现代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1与高考教学目标不符
        在当前的高中现代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没有把教学目标与高考考试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缺乏理解力,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在缺乏探究和思考的情况下,阅读和理解现代文学的能力也更加模式化。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文章,都采用固定的阅读理解方法,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升学后,现代文学的阅读兴趣不高。
        1.2忽视阅读心理的培养
        在现代高考中,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和分析,最后以书面形式呈现。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阅读心理是非智力因素在现代文学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阅读心理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学生不能准确阅读和理解高考文章和题目的要求,导致高考成绩不佳。
        1.3阅读视野受限
        目前的现代汉语阅读材料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并不密切,有的与学生和现实社会的关系还很遥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也不愿意挖掘文章的内涵。虽然新课改要求增加课外阅读,但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开展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受到很大限制。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考试内容非常广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量,这些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
        2.高中现代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近年来高考现代文学阅读情况,笔者认为,在高中现代文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理解现代文学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现代汉语阅读有三种能力:关注全局的能力;选择和整合有效信息范围的能力;用精炼的语言总结的能力。因此,在现代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教师可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2.1着眼全局,整体把握
        艺术家总是把整体美放在第一位,用心创作的作品总是以有机整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就必须着眼于整体。但是,从阅卷和日常教学来看,存在着一种无法避免的情况,那就是得分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阅读意识的缺失与学生日常阅读意识的缺失密切相关。许多学生渴望回答这些问题。在粗略而迅速地读完这篇文章后,他们开始写作。他们常常断章取义,无法表达词义。因此,引导学生在现代阅读中树立整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阅读是以全文为基础,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了这一联系,就可以全面把握对象的本质,解读作品的内涵。首先,对文章的内容、主要思想进行总体把握,放弃下一步寻求主体。散文中看似零散的描写具有"不散"的精神主题。一切"人、物、物、景"似乎都是为某一中心服务的。
        其次,阅读要系统化。文本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谓系统化,就是要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落与层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反映。
        最后,注意论文的细节部分,提取主要信息。通常,一篇文章涉及多个方面,作者不能包罗万象。文章必须有重点,这是作者的详细描述。因此,文本的细节部分需要特别注意。找到这些部分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2.2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过程中的主导,学生的表现整体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因此,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状态,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对事物的理解是多变的,他们的思考方式也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影响。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品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进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悟能够更加透彻,比起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方法虽然需要耗费更多的引导时间,但是能够发挥阅读的真正效用,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情感感悟力。所以,在开展课堂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将时间留给学生。
        2.3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当前有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不断的寻求科学的教学方式,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再科学的教学方式都不能一直在课堂上使用,一层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逐渐厌烦学习。
        2.4以读促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只有多读书,才能形成语感,驾驭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朗读,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既有文学性又有美感的名篇,是学生朗读的优秀材料。因此,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掌握词汇的能力。
        3.结语
        在现代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握整体、筛选、总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进行更有效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学阅读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当做出相应的改革。首先需要在教学的核心方面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理念,促进尊重学生自主能力的教学。其次,需要不断的创新,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后,要将课文内容升华,更好的联系生活,进而将知识凝练成生活智慧。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现代文本阅读试题往往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考察的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良好的阅读意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拥有正确的阅读理解和探究分析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也是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