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董力军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素养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程、教学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第二中学     董力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素养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程、教学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很多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逐渐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但是据笔者了解,还存在一部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知道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融入核心素养,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仍未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着。初中学习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人才竞争力。以此可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教学内容的核心。为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要全面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所提出来的。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教育部将对各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明晰各级学生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重点突出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等,综合各方面的内容使其形成一个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系。
        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终身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其不仅是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而且也是顺应我国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高我国教育在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学生形成正确的素养意识,将这一种意识贯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很多教师只是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单纯的停留在应试之上,没有使其贯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就不利于凸显出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为此,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迫切。
        二、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组成部分
        每一位学生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核心素养。一般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三个内容:文化素养、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内容从诸多维度展现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信息技术技能的提升,例如: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合理处理和传输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运用能力等。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中明确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和科学素养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本学科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用科学信息化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知识传授和能力的提升相结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逐步渗透,逐步培养。



        三、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略
        1.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时空得到延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的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制作贺卡”这一课程内容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设备,将相关的知识点内容直观的给学生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延展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制约,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没有熟悉掌握,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或者是翻转课堂等形式来给学生进行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同时借助网络多媒体平台,延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广度。此外,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内容的理解,从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加快,创新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这也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提倡并开展创新性学习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该如何做呢?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形式来自主的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的对信息进行获取,让学生体验到人机互动的过程。此外,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学《算法》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问题情境,农民要带一头狼、一只羊和一堆草过独木桥,倘若少了农民的管理,羊就会把草吃掉,而狼则会把羊吃掉。由于独木桥很窄,所以每次过河这三者只能带其一,那么请问同学们农民怎么样才能确保这三者都能安全过河。在问题情境的刺激下,学生很快的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先带羊、后带狼,再带草过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变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创新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有着很高的实践性,但是很多教师往往都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此,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创新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学完Flash的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布置合作探究任务,制作《同一首歌》的MV,由于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有些学生则负责字幕的制作、有些学生则负责调节时间轴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谓是对传统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创新,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束语
        目前,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如: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预设和生成还有差距、教学知识点的实践力度不够、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解决,但只要信息技术教师能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尝试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学策略,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培养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雄彬.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03(005):P.220-220
[2]王豆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29):1-1
[3]戴亚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34(005):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