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用趣味环节提高识字效率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傅蓉
[导读]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开创新的识字方法,运用多种识字教学途径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设置有趣好玩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浙江省诸暨市西湖小学  傅蓉 

内容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开创新的识字方法,运用多种识字教学途径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设置有趣好玩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趣味环节、提高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趣味化。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那么如何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趣味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营造识字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一)趣——识字小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1)制作生字小卡片
      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配插图,勾花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人手一套的生字卡片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学习。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卡片,可以自己拼读,可以让同伴欣赏,也可以当小老师拿卡片来考考小组内的同学。可见,这小小的识字卡片既开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
        (2)摘果子:准备一些教学卡片,一面画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动物的拼音及词语。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按照图案读出背面的词语。若读正确,可将卡片送给同组其他同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然后看男女两组哪组得的果子最多。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3)拾贝壳:在学完生字后,即兴在黑板上画满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每个贝壳中间都写着一个字。上台拾贝壳的孩子必须大声教台下的孩子读那个字,读对了,大家鼓掌;读错了,就请自己的朋友帮忙。做这个游戏时,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的上台拾贝壳,他们上台领读的声音是那样响亮,神情是那样专注。这种游戏不但成功地再现了新知,而且巩固了所学。
        (4)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5)彩虹桥:出示生字后,分组读出,再分组组词,看看哪组组的词最多。然后各组从组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进行说话。在这种游戏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二)趣——争做识字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二、趣味识法,探究识字秘诀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趣味识法——加一加
        就是用熟字加笔画、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笔画或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我让一组同学扮演偏旁,另一组同学扮演另一半字,其他的同学都拍手大唱“找朋友,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然后组合在一起指名学生认字,然后再让台上的小朋友 继续再去寻找还可跟谁组成好朋友。
        2.趣味识法——减一减
        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学习了“百”去掉一横就是“白”。“多”去掉了一半就成了“夕”。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3.趣味识法——编一编
        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同时也喜欢讲故事。如果把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活泼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高兴的气氛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我把“ 影”字拆成“ 日( 太阳)、京( 京京)、彡( 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同时我鼓励孩子自己也来给生字编故事。例如“岛”字,生说一只小鸟在飞过大海时尾巴受伤了,就停在一座小山上,所以鸟的一横不见了,变成了一座山。又如“鸣”,生说“一只小鸟想召唤它的好朋友一起来玩耍,于是他张大嘴拼命地叫他的好朋友们呢!”学生的想象力真是非常丰富,在说中不仅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了生字,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趣味识法——猜一猜
        用猜字谜形式来识字,是因为谜语常常用押韵顺口的形式来描述某个汉字的特点,易读易懂,而且符合学生的好奇、喜欢猜谜的特点,猜到了谜底又能使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如教“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这样,学生不但记清了“午”字的形和义,而且把它和牛字区别开来。
        5.趣味识法——画一画 
        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一个个单调的生字配上图画。象形字就很适合画一画,如“亭”字与亭的样子很像,月字,山字等等,可以让学生看字画图再与生字进行比较,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
        三、走进生活,读认新字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重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接洽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重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马路边一张张的路牌路标,商场里一块块广告牌与商品名称,校园里的校训、班训、课程表、同学姓名、《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动规范》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可以认读生活中碰到的好句子,多积累,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施展媒介作用,在玩乐中认识不少新的汉字。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在课堂内外善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出各种各样巧妙的识字方法,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小学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说文解字》,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