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领跑新教师专业成长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郭立平
[导读] 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初期,教师面临的不仅是校园环境的转变,还有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变为教师的过程中,新教师会面临种种困难,这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对行业产生迷茫感。为此,国内外的不少学校开始建立了师徒制,旨在通过骨干教师一对一帮扶,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园丁,肩负起教学重任。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让师徒制领跑新教师专业成长展开了探究,以期有所贡献。

河北省邢台市金华实验小学 郭立平

摘要: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初期,教师面临的不仅是校园环境的转变,还有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变为教师的过程中,新教师会面临种种困难,这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对行业产生迷茫感。为此,国内外的不少学校开始建立了师徒制,旨在通过骨干教师一对一帮扶,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园丁,肩负起教学重任。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让师徒制领跑新教师专业成长展开了探究,以期有所贡献。
关键词:师徒制;新教师;专业成长
        新教师,是指入职五年以内,无法完全适应、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新教师想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都需要一定的成长周期,如果让新教师自己摸索着成长,那么教师的成长周期势必会拉长。教师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职责,如果教师迟迟无法成长起来,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为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学校推出了学徒制,即让有经验的教师充当新教师的指导教师,领跑新教师专业成长。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新教师虽然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实践不足,不知道如果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也不知道该如何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为此,学校不仅需要定期为新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还需要安排教师与骨干教师一对一帮扶。即学校安排新教师与骨干教师互听示范课,新教师根据骨干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寻找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尽力修正;骨干教师通过听新教师的示范课,给予一针见血的意见,促使新教师早日成长起来。
        例如:我校不仅多次安排学校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还邀请著名教学专家前来指导校本研修高效的师资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执教水平,也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踊跃参与下,我校教师的市级观摩课、语文优质课、道法优质课、音乐优质课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在教师培训时,始终本着不让一个人落队的原则,因此,我校不仅安排新教师外出培训,也安排骨干教师参加教育研讨活动。与此同时,我校也经常安排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互听示范课,以打造精彩课堂为目的,让新教师专业成长。如此,既能让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的成长,也可让骨干教师的教学水更进一步。
        二、“星教师成长营”,促进教师成长
        新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刚刚走出学校门,他们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此外,新教师虽然系统地学习过教学方式、教师内容等,但是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远不是师范专业教材可以囊括的。因此,成为教师后,教师的学习之路依旧漫漫长。新教师在粉笔字书写、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使新教师早日渡过磨合阶段,学校就可以利用“星教师成长营”让教师每日一练,强化粉笔字书写;每周一读,组织阅读分享;每月一写,练就写作能力。在具体成长目标的推动下,新教师方能迅速成长起来。
        例如:我校始终坚持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为此我校为教师开设了“星教师成长营”实施教学三部曲,不断强化教师的粉笔书写学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此外,我校还坚持“四抓两提”,所谓“四抓”即“抓备课、抓板书、抓提问、抓作业”,而“两提”则为,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落实“四抓两提”我校不断安排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入职教师萌芽课以及趣味常态课等。在学校的坚持下,我校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在学校以及骨干教师的关怀下,我校新教师也有了归属感,真正将学校当作了家。
        三、集体备课,实现智慧共享
        对于新教师来说,备课既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备课资料的辅助,那么新教师很难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但是,在担任教师初期,很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备课,所以在备课时,他们容易忽略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直接照搬照抄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这种备课方式,不仅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无法提升,也会严重制约着自身的成长。在师徒制的引领下,新教师就可以和骨干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新教师可以吸取骨干教师的备课经验,化为己用,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例如:我校围绕“小主题研究”,利用大小教研的时间,落实了集体备课的制度。一年来,我校的线上线下研讨课例超过60节,而为实现智慧共享,我校也要求教师在研讨时,要做到七有,即有主持、有主讲、有记录、有案例、有反思、有总结。在我校的严格把控以及积极督促下,我校教师通过主题研讨都获益匪浅,其中有7名教师参加省、市、区级语文、数学等优质课比赛,都荣获了一等奖。在集体备课中,每个教师都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对于新教师来说弥足珍贵。可以说集体备课制度,为我校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渠道,通过总结骨干教师的经验,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成长起来地十分迅速。
        四、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刻不容缓。为此,学校就需要让师徒制领跑,为新教师提供培训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新教师参加“星教师成长营”,并落实集体备课模式。如此,新教师方能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早日成长起来,成为教育界的精英。
参考文献:
[1]杨瑞勋.中小学教师“师徒制”改进中的路径依赖与破解[J].当代教育科学,2019(09):53-58.
[2]董博.新教师在师徒制中实现专业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