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中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王志军
[导读] 篮球这项运动的难度会比较高,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篮球技巧,同时自身的体能也需要足够的强。若其没有较好体能的支撑,学生是无法依照其所设定的计划完成篮球训练任务的,也不能将自身所掌握的篮球技巧更好地发挥出来,篮球比赛的完成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在初中体育课堂篮球教学活动时,老师需要注重开展学生体能训练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本文主要就初中体育课当中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依据篮球体能训练

王志军    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校
【摘要】篮球这项运动的难度会比较高,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篮球技巧,同时自身的体能也需要足够的强。若其没有较好体能的支撑,学生是无法依照其所设定的计划完成篮球训练任务的,也不能将自身所掌握的篮球技巧更好地发挥出来,篮球比赛的完成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在初中体育课堂篮球教学活动时,老师需要注重开展学生体能训练教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本文主要就初中体育课当中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依据篮球体能训练时期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化的教学对策,让学生都可以树立正确的篮球训练认知意识,提高其训练活动开展的价值,夯实学生体能训练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21-01

        引言
        篮球这项运动相对来说会比较激烈,所以,其对于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标准会更加的严格。因此,老师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及运动水平,就需要及时地开展体能训练活动,这是因为体能训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篮球技能的发挥。所以,需要利用体能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并以其为前提条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篮球技能,解决学生在体能训练时期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使得篮球运动员都可以较好的分配自身的体能,持续性的发力,防止其在运动激烈时受到伤害。
        1初中体育课堂中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训练方法不合理
        当前,我国初中学校篮球训练条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各项篮球训练的设施相对来说也会比较简单,所以,其并不能较好地满足篮球教学的需求,同时其训练方式也会过于的单一化,老师会将其重心长时期的集中在竞技技能及篮球战术的训练方面,并不会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进行重视,这就使得初中时期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会比较差,不能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篮球动作,教学的质量及效果都会随之受到影响。还有一些体育老师体育体能训练的认知不够正确,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会倾向于技术训练方面,导致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缺少系统性,拉低了总体训练的效果。
        1.2力量训练缺少针对性
        在训练体能时,大部分老师并不会对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进行分析,以其为基准进行训练,这就使得初中学生的肌肉工作具体特征和其力量训练的切合度会比较差。若训练的强度过高,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形成损伤,会阻碍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力量训练方面的问题会比较严重。其不管是训练结构方面,还是训练内容方面,都会存在着缺失性的问题,无法达到其所设置的理想化训练目标。
        1.3耐力训练不全面
        耐力素养可以大致划分成两类,其分别是有氧耐力以及无氧耐力。在有氧耐力训练当中,其会分成体力恢复速度及赛后机能等内容,但是,在初中阶段篮球体能训练活动当中,老师会应用有氧训练方式,并不会注重无氧的训练,这就使得学生的耐力无法得到提升。



        2初中体育课堂中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对策
        2.1创新训练模式
        老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体能等进行分析,调整好技术训练的占比情况,让学生都可以树立正确且良好化的训练认知意识,明确体育训练的重要价值,可以把体能训练融入到篮球训练活动当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篮球教学目的。此外,老师还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体能训练体系,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技术及教学观念引入其中,这会让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及科学度变得更强,将身体素质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融合在一起,编制出可实施性更强的训练计划方案,及时地调整现有的体能训练训练模式,了解并掌握篮球运动具体的技能规律,依次开展耐力、速度、柔韧性等多方面的训练活动。
        2.2加强力量训练
        首先,需要训练上肢及手指力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整体控制的能力,较好的去支配手臂控球,可以开设俯卧撑以及快速伸屈手指等的训练活动。其次,要训练初中学生的下肢力量,在日常锻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去立定跳或者蛙跳等,利用杠铃负重等的形式,提高其训练的效果,让学生的下肢力量变得更强,促进其爆发力的提升,并且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对篮球运动的具体化特征进行分析,注重学生爆发力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的力量活力变得更高。最后,要锻炼学生的腹部力量,让学生参与仰卧举腿等的训练活动,可以利用杠铃实行负重转体的训练。学生在篮球运动时期,必须要保证其身体的平衡性,促进学生协调能力的发展,保护好篮球。
        2.3增强耐力训练
        在开展耐力训练过程中,老师需要将无氧训练及有氧训练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耐力训练的有机体,达到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发挥出耐力训练的价值以及作用,在开展训练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去定时跑,将定时跑的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分别开展68次的变速赶超训练以及s型跑步。其次,要将训练的目标和训练的状况相融合,可以在操场当中进行变向跑,依据老师的口令及指挥,调整起跑步的方向,这两种训练方式都可以更好地控制好学生的耐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养水平。
        2.4加强速度训练
        第一,进行篮球运动期间,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小步快跑、后蹬跑、高抬腿、左右交叉跑、原地快跑、跨跳步跑以及左右滑步这些速度方面基础训练,进而提升其对身体重心进行控制的能力,让其在运动期间保持身体平衡。第二,让初中生围绕操场或者篮球场进行跑动接球练习,进而在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同时,提升其进攻速度以及防守质量。
        结语
        体育是初中时期尤为重要的一项科目,这是因为初中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且其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只有正确合理化的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才可以更为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水平。在体能训练时期,必须要使用更为正确的训练方式,综合化的分析学生的性格等,依据其分析的结果,编制出更具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案,突显出体育教学的价值及作用。让运动技巧和学生体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行耐力、速度、力量等多方面的训练,更好的实现体能训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专业成长是初中体育教师“拔节”的必由之路[J].金磊.新课程导学. 2018(34)
[2]让初中体育课堂展现“生命态”[J].陈凯悦.新课程(中).2019(02)
[3]自主合作,让体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袁雪峰.知识窗(教师版). 2019(05)
[4]如何在体育课各教学环节中体验智慧教学[J].刘志武.新课程(中学). 2019(08)
[5]从素质到核心素养——浅谈初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J].陈俊杰.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