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让学生爱上作文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叶锦城
[导读]

叶锦城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第二小学  516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8-01

        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容易出现怕难情绪,甚至畏惧心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渴求知识和发明创造的源泉,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上,勇于攀登。因此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才有可能不再成为学生心中的包袱。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在讲授课文中激发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能写好作文,离不开他们对文学的爱好和大量的阅读,离不开他们对文学作品内在美感的追求。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欣赏,领略这些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能激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从中学习到写作的技能和技巧,如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导入:“在我们伟大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秀美的景色,然而有这样一处地方,那里不仅风景美,而且人情美,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为其举笔挥毫,你们想到这样的地方走走看看吗?”学生兴致高涨,接着我顺势引导:“既然大家喜欢,我们今天就沿着老舍的笔端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吧!”然后我通过巧妙设问,录音朗读的感染,结合课件图片的展示,向学生讲述草原的特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草原风光的美丽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最后通过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的奇妙意境,学习作品的写作技巧。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认识了草原,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写好景物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技巧;不仅使学生爱上了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而且也爱上了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佳作,在思想感情上毎充实一次,他们的写作情趣也就会随之加深一层,自觉不自觉间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在写作训练中满足兴趣
        写作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平时的刻苦训练。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勤于练笔,挖掘学生的创作源泉,在习作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写作兴趣。
        1、给学生宽泛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有话可写。习作训练时,如果老师给出的作文题目范围过于狭窄,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就无法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学生也会因无话可写而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拟定作文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习作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拓宽题目范围让学生有题材可以选写,例如布置《第一次XX》这样的作文题目,可以为学生习作提供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容易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得更加具体,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的情感也能得到更真诚的流露。


其次还可以采用老师定范围学生拟题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范围拟定多个题目供自己选择,通过精心比较,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题目进行构思选材,并自由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以满足内心的写作欲望和兴趣。
        2、给学生感受生活的机会,让学生有感而发。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实践。生活实践越丰富,学生在完成作品时的情感表达就会越深刻,写作的欲望就会越强烈。有一次,我在课室上课时,外面天色昏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此时班中大部分同学不住地往窗外张望,已无心继续听老师讲课,见此情景,我当机立断停止讲课,对同学们说:“可能要下暴雨了,我们到外面观察观察,回来后写一篇作文。”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走出课室,认真观察并记录下暴雨来临前的天气和景物变化,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真实地在作文中表达出来,达到了有感而发的习作效果。
        三、在评改交流中提高兴趣
        由于不同学生的阅历、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有高有低,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而以往的讲评课,老师往往只重视优等生的示范作用,容易忽略中下等学生的表现,而每一名学生又都有追求进步,被人欣赏,受人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采用了以下的方式进行作文讲评。
        1、以互评互改为主要形式,让毎位学生都参与作文讲评。在讲评中,我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分项目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要求毎位学生要明确评改要求,端正评改态度,要善于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与同学分享批改心得,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同时老师还要做到因文因人进行个别辅导,对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评讲,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都能及时修改自己作文中写得不够好的地方。总之,采用学生互评互改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既能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以展示交流活动为平台,让毎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互评互改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优等生充当“小老师”,对本小组其他同学的评改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同时也要求中等生能对后进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对文中的字、词、句和标点等最基本的内容进行修改,通过老师的分层指导评改,让学生从小组中挑选并推荐出优秀作文和进步较大的作文,在全班进行自我朗读展示,然后进行集中点评,给台下每一位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后进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大家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增强写作的信心。
        3、以激励性评价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课标告诉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力求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心理上获得认可和自信。可见,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作实施激励性评价,符合学生调动内在需求这一要求。教师若善于运用激励的评价,会使学生的作文兴趣更加深入持久。如评改作文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肯定,哪怕学生用好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应及时给予指出和肯定。要舍得给高分,高分是给孩子最好的奖励。评语也应富有鼓励性,亲切中肯的评语会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适当的关怀和鼓励,更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创作精神,诱发学生内在的创作动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