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刘奕希
[导读]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以德育为主修科目来强调德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数学是初中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能借助数学课程的优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刘奕希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小学  110000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以德育为主修科目来强调德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数学是初中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能借助数学课程的优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6-01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看似懵懂无知,但是却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就像是白纸,会根据个人成长经验填充色彩。在这时,任何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品德生成情况,且由于学生的阅历不足,无法合理判断这些因素的优劣,也有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必须要坚持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熏陶活动,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是非辨别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便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结合情境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德育观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更为高效的德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生活情境,实现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针对数学知识概念展开深入的剖析,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创设课堂情境,如基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数学家的伟大事迹等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感受生活和数学文化的实际价值,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深入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和学习态度。
        例如,在《年、月、日》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创设课堂情境,导入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同学们,你们几岁了呢?你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呢?以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回忆生活中关于时间的概念,之后再展开对这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其与之前学习的关于时间的单位,即时、分、秒进行对比,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对时间的认识,引导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讲述与时间有关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时间的含义,学会珍惜时间。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众所周知,数学起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到生活中去。要想真正掌握知识点,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与立德树人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具体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方便了他人又提升了自己,教师应该更加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以一个更加诚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用知识、掌握知识,萌发对数学新观念的建立,提升个人素质,铸就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在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例如计算校园中池塘的面积。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如长尺,当学生组成小组后,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分别测量池塘的长和宽。当学生测量完池塘具体的长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独立计算。每位学生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认真,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具体的测量中去,当大家通过自己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具体的面积时,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样一个简短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都十分专注,能主动、积极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计算完池塘面积后,学生对于学校这一庞大的建筑也萌发了新的兴趣,在测量池塘的过程中学生也对校园建筑的保护树立了新的认识,以一个更加爱护的态度去面对校园里的建筑。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同时完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学生具体知识学习的两个任务,两全其美。
        三、采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
        小组合作是数学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方式,对于德育教学的目标来说,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章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紧接着,讲解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布置练习任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让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思考,大家共同分析多边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割法来将多边形分割成为自己熟悉的图形,从而求出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集体意识,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数学竞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形成良性的竞争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为了团队的荣誉去拼搏,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合德育教育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精神财富,更易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将智育与德育教学完美结合起来,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积累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冯民锋.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4.
[2]陈亚军.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0):64-65.
[3]徐娟.视角更新,策略改善——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