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1期   作者:王素红
[导读]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王素红
        聊城经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252000
        
        摘要: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建筑工程对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的要求较高,并且不同区域和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采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同。因此,强化对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和探讨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极大的推动了各个前沿领域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使人们提高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
        1 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相关概述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一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桩基础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建筑结构的变形和偏移等情况。在建筑桩基础施工中,每根桩体都需要嵌入地基深部,利用桩体与土层的相互作用,确保建筑的稳定。施工前,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的建设需求对桩基础的类型进行选取,然后进行桩位放线测量,最后进行桩基施工。
        1.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
        首先,通过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地基可以有效承受多数高层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竖向的荷载,单独竖向桩基具有较大刚性,在荷载及自身重量影响下,建筑工程地基在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沉降问题,这能够提升建筑工程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桩身从软质基层中穿过,而且能够实现对基岩的合理固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此时,表面土层会以自然方式沉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桩基础图层下部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震性,因此,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被轻易拔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建筑工程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使建筑工程在长期应用期间,不会发生坍塌、倾斜、变形等各种不良现象,以免建筑工程发生坍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最后,单柱在实际应用期间的侧面强度高,可以实现对自然灾害造成力矩荷载和水平荷载进行抵抗,这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正因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上述各项优点,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预制桩的特点
        (1)平整场地:清楚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保证场地平整压实及供水、供电、排水,保证场地耐力满足施工机械的行走要求。(2)沉桩顺序:综合考虑桩距大小、桩机性能、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等确定合理的沉桩顺序以免影响沉桩速度和质量。常用的沉桩顺序有: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打;自中间向四周打;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3)放线定位:打桩前收集桩位图和承台大样图,确定桩轴线图和桩点位置,并打上小木桩作为桩位标志,经校核后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4)桩材料进场:预制桩进场应检查桩出厂合格证、厂家资质等级等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还要检查桩桩长、桩截面、钢筋配置、混凝土强度、桩尖端头板是否空鼓等应符合GB l3476规定。(5)吊装就位:在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值达到设计70%时合理确定吊点,强度值达到设计值的100%时可用压装机起吊桩身并将桩尖对准桩位,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6)沉桩:沉桩时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做好每米油压表读数(贯入度)、入土深度、等原始记录,插桩时一定要让桩头对准样桩。(7)接桩:常用接桩方法有焊接、机械连接。在接桩施工时,应对桩帽及时清理、除锈,上、下节接桩时必须对中,保持桩身在一条轴线,接头缝隙用薄钢片填实。


        2.2灌注桩
        当前最为常用的灌注桩主要包括两种。沉管灌注桩以及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是借助于振动力来暂时将下端开口桩管堵住,待其沉入至地基以下的预定深度后,往桩管内吊放钢筋笼,之后往其中进行混凝土灌注,并且在动力的作用之下将桩管拔出,以此来促使钢筋以及混凝土留置在地面以下。钻孔灌注桩则是在回转钻的帮助之下,钻进成孔并且往孔内加入钢筋笼之后诸如混凝土,另外,还可以通过长螺旋钻孔机一次性钻控制桩端的设计深度,之后在提钻的同时在其中进行水泥浆的关注。在完成注浆之后在其中进行钢筋笼以及碎石注入,之后多次进行浆面的补充,最终得到无砂的混凝土结构桩体。
        2.3振动打桩施工技术
        振动打桩技术也是常见的一种桩基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动机等机械装置的振动作用将桩基打入土层,以此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振动打桩施工比较简单,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经济性较强。
        2.4混凝土桩
        混凝土桩也叫做预制混凝土桩,其可细分成方桩和管桩两类。管桩施工方法有沉桩法、打入法、静压法几种,需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选择确定。挤土情况在管桩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管桩施工质量会因此而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只要此类现象有发生的苗头即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其迅速消除在萌芽状态,否则将对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情况严重时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工民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桩施工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管桩施工实践中存在的挤土现象,因此同样需要做好施工监测,通过有效途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挤土现象。
        2.5桩基础的选择、断桩的处理
        桩基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需要我们选择合适尺寸的桩基础,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工作人员对桩基础的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保护,采用静压式的预制桩,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工实际操作简单、安全。另外,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断桩的问题,桩基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断桩的现象,比如桩倾斜过大造成桩面受力不均衡,导致部分受力过大的桩面发生断裂。首先,设计人员要对桩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桩基承载力符合施工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之前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桩位距离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桩距较小的桩基柱采用钻孔机进行钻孔,再进行植桩和沉降。然后,桩基础施工中发现桩倾斜的情况要采用针对性的处理,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合位法进行纠正。最后,对于断桩要迅速的提出钢筋笼,重新钻孔,将孔内的杂物进行清理重新下钢筋笼和灌桩。
        2.67桩位复核
        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中,桩位偏差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需要能够及时通过桩位对存在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对具有完善、科学特点的纠偏方案制定应用。在桩位符合当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复核工作,避免因施工规范性不足对后期施工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部分土质存在不足的桩基础来说,需要能够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复核,避免因土质因素导致偏差问题的发生,以此有效控制桩基础质量。在桩位复核工作进行中,也需要做好专业设备的使用,做好设备校验,保证测量工作的精确性能够满足要求。
        结语
        在基础施工中,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桩基础施工质量的重视,对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做好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桩基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把握施工细节,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长河 .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筑与装饰,2020(007):166.
        [2] 王晓海 .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 [J]. 四川水泥,2020(01):262.
        [3]何永德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 装饰装修天地,2018(024):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